内患稍平,外忧又起。西靖国新任国君江明远野心勃勃,在边境频繁挑起事端,意图蚕食南诏领土。萧承钧深知,一味的忍让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他决定主动出击。
他任命年轻将领沈云舟为征西大元帅,统领二十万大军,奔赴边境。出征前,萧承钧亲自为将士们送行,并许下重诺:“若得胜归来,皆有重赏!南诏的每一寸土地,都不容外敌侵犯!”
沈云舟果然不负众望,他采用诱敌深入之计,将西靖国军队引入埋伏圈,一举歼灭其精锐部队。江明远见势不妙,连忙派人求和。萧承钧没有赶尽杀绝,而是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议和条件:西靖国需割让边境三城,并赔偿巨额军费。
消息传回国内,百姓欢呼雀跃,萧承钧的威望达到了顶峰。然而,他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警惕。他深知,高处不胜寒,越是风光无限,越要小心谨慎。
在处理完边境事务后,萧承钧又将目光投向了国内的民生。他推行“均田令”,将土地重新分配,限制世家大族兼并土地;设立“惠民医馆”,免费为百姓治病;还大力发展教育,在各地兴办书院,广纳寒门学子。
这些举措虽然造福了百姓,却再次触动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他们表面上不敢反对,暗地里却搞起了破坏。有的故意囤积粮食,造成粮价飞涨;有的散播谣言,诋毁新政。
萧承钧早有准备。他下令开仓放粮,稳定物价;又让督查院彻查谣言源头,严惩幕后黑手。同时,他还亲自走访民间,倾听百姓的声音,将百姓的需求融入到政策之中。
一日,萧承钧乔装打扮,来到京城的一家茶楼。他坐在角落里,听着茶客们的议论。一位老者说道:“新皇的新政确实好,可就是有些世家老是使坏。要是没人捣乱,咱们的日子肯定更好!”
另一位年轻人接话道:“怕什么!有皇上在,那些坏人蹦跶不了多久!我听说皇上小时候就聪明,还救过好多百姓呢!”
听到这些话,萧承钧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百姓的信任,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
秋霜初降,南诏国的枫叶红遍京城,然而萧承钧却无心赏景。御书房内,他对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密报紧锁眉头——自推行新政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