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还压了一百多,母亲留下了一张二百多的存折,小叔给了一张五百多的存折,这就是杨辰所有的财产。
    对于年轻人来说,算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但对一个家庭来说,也就比赤贫好点。
    出门骑上有些年头的二八大杠,用力蹬着,晨风迎面而来,带着环卫工人刚刚扫过地的泥土味,真好,满大街一个戴口罩的都没有。
    街边的油条摊热情地叫卖着,油条炸的又酥又脆,看着别提多好吃了,杨辰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了。
    刚停下车准备买两根,看着油锅里翻滚的油黑乎乎的,看不出一点油本来的颜色,正要从兜里掏钱的杨辰扭身离开了。
    炸油条的不解地看了他一眼,都想吃的流口水了,还不舍得买,真抠门。
    很快,杨辰来到水利局所在的炭市街,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传闻。
    最早这里是县城人交易木炭、煤炭的场所,所以叫炭市街。
    建国后,有一段时期,这里连续发生火灾,一直查不清原由,谣言遍地,当时的马县长一拍桌子,既然老是有火,咱们就用水灭火,就把当时设在这里的煤管处迁了出去,把水利局迁了进来,结果从水利局过来之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火灾。
    谣言真假暂时不论,如果不是马县长后来荣升为了马省长,这个谣传也不会一直保留着他的名字。
    直到如此,水利局仍然蜷缩在这个小院里面,只是原来的两层小楼盖成了六层,但因为街道太窄,车辆进出极不方便,水利局一直闹着要搬走,结果政府始终不让。
    后来还是汽车普及了之后,实在是容纳不下,才搬到北边的陆山脚下,但次年就被大水冲垮了院子,被人戏称大水冲了水利局,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到了门口,杨辰刚要骑车进去,从右边的一个小房里走出一个中年人,穿着一身蓝色劳动布的制服,也不知道多少年了,几乎都洗出白色了,瞪着杨辰喊道:“站住,干什么的?”
    “来这里上班的。”杨辰随口答道,推车就要进,被他一把拦住:“谁通知你来上班的,我怎么没接到通知?”
    “县委办通知我的,怎么?没通知你?那得问县委办。”杨辰也不惯着他,并不是因为他是个门卫,而是因为他那语气。
    手握一点小小的权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穿成大反派,开局拒绝退婚气运之女!父子逼我换肾,离婚后你们哭什么冰冻三尺,楚总,太太催你去离婚婚是你退的,你委屈什么?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穿越:农家小女有福气重生野生时代高武:从辍学生肝成护国战神!玄幻:史上最强废材逆袭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