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阳马上拿出三角二分钱给摊主,摊主接过,迅速开始做面。
农村人不像城里人,粮食自己种,自然没有多少粮票,只有一年发一次、勉强够做一套衣服的布票和少量油票,如果出去要用粮票,要去队上、公社开证明,再带符合标准的粮食到粮管所兑换。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在黑市换,有人倒卖这些票证,总有多余的人。
不一会儿,两人手里各有一碗担担面,虽然配料不全,但是比起家里的红薯、土豆和玉米,毕竟是白面做的,吃起来特别过瘾,一时间稀里呼噜,只觉得嘴里甚至全身都特别舒服。
没几分钟,一大碗面就吃完了,连汤都没剩下。
“山子哥,吃饱了没?”
“行了,还有正事要办,省着点。”
“怕什么,吃完再挣。”
“那……再来一碗。”
于是,宋阳又掏钱,两人又各吃了一大碗,肚子吃得鼓鼓的,非常舒服。
之后,两人继续在黑市闲逛,这个小小的黑市,卖的东西种类很多,有食品、药品、日用品,还有衣服布料和手表之类的。
宋阳虽然出生在农村,上辈子没怎么出去见过世面,但和现在这些人比起来,也算见过不少,所以很淡定,反倒是王岳,看到什么都觉得新鲜。
最后,两人在一个布料摊前停下来,摊上有他们需要的针头线脑,问了价格,和供销社差不多,但是样式更多。宋阳想了想,去供销社一次性买很多容易引起别人注意,不如在这里悄悄买。
他不再犹豫,马上花了十多元,选了各种线、纽扣、缝衣针、顶针、小孩的帽子、女人扎头发的橡皮筋和发卡等,装了满满一包。
又买了一些干饼当干粮,两人就回石河子村了,这时候手里只剩下六元五角钱。
路上,宋阳嘱咐:“回去把工具放好,背个背篓,拿个口袋,咱们赶紧进山换松子,别惊动家里人,不然可能走不了。”
王岳点头,有点担心:“阳子,用这些东西,可能换不到多少松子。真能赚钱?”
“山里的东西在山里人眼里很平常,随便用点东西就能换到,他们也愿意。虽然他们知道这些东西拿到山外能卖钱,但是没几个人敢去做,都怕被抓。做小生意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