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炕边坐着一个身强体壮的男子,显然是这家的男主人,炕上还有两个孩子正蜷缩在暖和的被窝里。
依照男人的指示,他们把换来的松子放置在墙角,瞬间感觉轻松了许多。
这时,女主人走上前来询问:“你们拿什么来换呀?”
宋阳赶忙拿出这一天剩余的物品让他们挑选。
挑选了一阵子,女人选了四支线和两包针,看到宋阳带来的帽子好看,就挑了两顶给炕上的孩子戴上,又拿了一些束发的夹子和头巾。这些东西总共换了十碗松子。
男主人十分大方,装袋的时候还多装了一碗。
“给多啦给多啦……”宋阳赶忙说道。
“无妨,山里这些东西多,打来搁在家里,平常没事的时候吃一点,上山干活的时候带一些,就当零食,也没什么其他用途,有人来换东西的时候才能派上用场。”
“其实数量多的话,可以运到镇上或者县城去售卖,这里离汉中也不算特别远。”
宋阳好心提议道:“供销社收购站不收,但是黑市有人收。”
供销社有着诸多不同的分支商店。
百货商店专门售卖日用品,诸如布匹、衣服、帽子、口杯牙刷、毛线等等,有的需要凭票购买,有的无需票,像土布便能够直接用钱买而不用布票。
食杂店出售油盐酱醋和糖果这类物品。
日杂店专门售卖锅碗瓢盆、桶罐以及一些农具。
饮食店主要售卖切粉、粑粑、馒头这些,偶尔也有其他吃食。
食品站负责收购生猪和鸡鸭蛋等,同时将杀好的生猪卖给有票的人。
收购站有特定的订购指标收购项目,由生产队副业人员来完成,例如松脂或者集体种植的药材等,同时也收购个人采摘的山货、药材和打猎获取的猎物皮毛等。
收购站没有松子的收购指标,家里的松子只能自己食用或者留着等待收购指标,不过总有需求的地方,就会有人到产量高的地方收购。
改革开放前夕,计划经济稍有松动,有人开始尝试把无用的东西或者任务指标以外的物品换成钱,在夜市或者偏僻之处自由买卖,这便是所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