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周边但凡是他能看到的庄稼,竟然都没了精神,有的麦秆竟然就像是随时会断气的老人一般,好似一碰就碎。
“老爷,您可算是来了。小的也没想到这才几个时辰过去,这又有了这么大的变化。老爷,不是小的唬人,实在是这样的庄稼,只怕要颗粒无收呀!”
邓暄气结,立马就想着找牙人将这一片田地出售。
邓家庄总计有十五户人家,人数最多的一家,有老小一十四口,人数最少的,也有两口。
邓暄的这处庄子,若要出手,其实就等于是连同住在这里的佃农和长工们都得一起出手了。
至于被打发过来的犯了错的下人,自然是会另行安置,毕竟他们不是良籍,无论是何人接手,要么是接手这些人的卖身契,要么就是原主人将人带走。
很快,邓暄的这处庄子就以一万两银子的价格售卖出去了。
大兴朝一贯钱为一千钱,亦为一两银。
这一万两银钱,便是一万贯钱,可谓是相当地大手笔了。
乍一看,以为能买下邓暄这处庄子的人出手大方,但实际上,还是邓暄吃亏了。
上等良田,一亩地的市价基本上就在八贯到十贯钱之间。
这处庄子单单庄家就有一千四百六十余亩,折算下来,即便是按八贯钱一亩地,也要一万两千贯钱了。
但是现在,这偌大的田庄,连同这里的屋舍等等一并才只卖出一万贯钱,可见,邓暄也是吃了大亏。
邓暄是急着出手,但是能一下子拿出一万贯钱的人也不多,况且有好几个买主打发人过来一看,就觉得此地不吉,所以哪怕是邓暄这边一再降价,也没人愿意要。
这个时候,高大魁出手了。
一万贯钱,若是一年前,或许许昭昭还得向母亲求助。
但是现在,她眼睛都不眨一下,便能直接拿出来。
至于庄子上的那些佃农或者是长工,许昭昭直接让高大魁去官府做登记。
当然,在此之前,邓家庄得先改名。
因为是私人的田庄,所以高大魁拿到田契后,自然可以到官府申请改名,而在改名完成之后,高大魁又立即将那里的佃农姓名、户数全部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