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日子过得多舒坦。”
“再说了,假如他教的学生有出人头地的,那他也能沾光。”
两人在那说着普通人是否要科考一条道走到黑的事。
朱氏几个女眷听得糊涂,便做着自己的事。
木老爹和木老大也不是太懂,只知听了对孩子们好,便强迫自己在那听。
木老二和木老三稍稍能听懂一点儿。
两人的脑子从小就灵活,如今又在做生意,想法更是不同。
木平平几个孩子,如木壮壮不喜读书,喜欢习武的,听得直打瞌睡。
木平平几人听得很认真,他们十分清楚这是对他们未来的一种选择。
木平平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说法。
在这之前,他的想法很简单,若是能读书便努力读书,争取科考。
不能科考,便靠着能识字找一份不错的活计。
能可靠,便努力可靠,让家里尽快过上好日子。
现在,听了先生和邓大夫的一番话,他有了另一种想法。
他似乎没必要死磕科考。
先不说他能不能考过,光是科考所需要的银子便很多,这不是家里能负担得起的。
即使家里负担得起,他也不想家里为了他们兄弟几个负担科考。
所以,他可以选择好好读书,将来试着科考。
若不成,做一个教书先生也是很好的。
“对了,还有账房先生。”邓大夫轻拍下自己的大腿,笑了起来,“账房先生对普通人来说,是个不错的活计。”
“成天坐在那,只需要算算账,一个月便几两的银子。”
一听这话,木老爹几人皆是来了兴趣。
“邓大夫,这账房先生这么好?”木老爹问道。
家里的孩子多,不可能每一个孩子都当教书先生,得给他们找不同的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