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们可以质问当朝宰相,可以堵宰相的门,宰相也只会好言劝言讲道理。
毕竟大家都是斯文人,宰相自持身份,也不会真拿他们怎么样,即便方式不当,人多之下,朝廷大员也不会当场与他们翻脸。
这也是这些学子敢来堵梁国公府的原因。
但百姓不同,学子们纵然满腹经纶学富五年,也不可能同时争得过这么多百姓。
所谓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遇上众多的百姓,同样也得抓瞎。
且,这些学子都是受了唆使而来,根本不清楚李随风挨打的前因后果,而这些百姓不一样,他们中很多人都是事件的见证者。
底层百姓对除强扶弱的故事,百听不厌,更莫说亲眼见证,此时被胖四一挑,哪能容得这学子在此颠倒黑白。
场面逐渐混乱起来,一些百姓开始口吐莲花问候这些学子的亲属与祖宗,偶尔还飞出几个鸡蛋什么的来。
学子们狼狈不堪,还是姜守业力劝百姓冷静,替学子们发声,才将混乱的场面制止住,又令府兵开道,才让这些学子脱离了险境。
再争论下去,这些学子恐怕要被愤怒的百姓围起来打。
众多学子顶着一头烂菜叶,发丝上还沾着蛋清蛋黄,一身的狼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没了先前的热血。
“我们去京兆府报官!定然不能让打人者逍遥法外!”
有学子仍然固执己见,虽然众多百姓站出来与姜远作证,李随风一事完全是咎由自取。
但一些刁民百姓知道个啥!
“宋兄,同去否!”又有学子问宋仁。
宋仁的小心脏砰砰跳,连忙道:“诸位学兄,你们去即可,小弟的姑母叫在下回家吃饭了。”
宋仁推脱着便离队而去,叫都叫不住。
一众学子见得宋仁临阵跑了,余者也各有心思,随便找了个借口,又走了几十人。
剩下的几十个学子纷纷唾骂这些逃跑之人,表示不屑与之为伍,有义不伸,有违先贤教诲。
剩余的几十个学子又到京兆府报官,府尹见得这么多学子前来击鼓鸣冤,非常重视。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