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退伍的副百户可以选择去当时新平定的滇贵地区当县区级的捕快或捕头。
也可以拿一笔不菲的退伍费返回原籍,在原籍开荒的话还可以免税三年。
张一元选择了后者,带着退伍费和七年军伍全部收入回到原籍清水镇,在同姓聚集的张家村购置良田和荒地共一百二十亩,然后娶妻生子。
张伟一家从此在张家村安顿下来,在本村倒也可以算小地主一个。
张一元退伍后思考自己的人生,觉得大字不识是自己没有在军队混出头的关键原因。
并且在回乡之后与官府打交道中更是吃尽了不识字的亏。
因此张一元极力要求自己的后辈读书,最好是读书出来当个真正的官。
张一元和妻子一共生育了十个子女,养活的只有三子二女。
长女张英嫁到隔壁县,生了一子一女后早早离世了。
张伟的父亲张伯山是长子,生一子两女,即张伟和两个姐姐。
次女张凤嫁给清水镇本地贺姓木匠,生有二子一女。
二子张仲石,生二子二女。
三子张孟玉,生一子三女。
张家二代三个男性都被张一元送去读过书,奈何张伯山三兄弟都不是读书的料,要么极为憨厚实诚,过于老实了,要么完全志不在此。
张家二代读了几年书,日常用字都认不全,家书都写不了。
张氏三兄弟读书的不给力,再加上张家条件也有限,没办法,张一元只能放弃儿子们把的注意力放到了第三代上面。
作为张家长孙的张伟,一出生就极受爷爷重视,从小就被教导:\"乖孙呀,你要读书啊,读好书才有肉吃,将来能娶漂亮婆娘,做人上人。“
等张伟稍微懂事一点,爷爷就把利诱改成了讲利害:“伟崽啊,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啊。太平时节咱普通人家只有靠读书才能出头,不然像你爸你叔他们干到死也是没前途的。\"
在爷爷的大力支持下,张伟从五岁起就在镇上唯一的私塾读书。
幸运的是张伟在读书这件事上确实有点天赋,五岁求学,不到七年,就已经从私塾学校的最高班级,也就是科举班毕业了。
清水私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