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洋把队员们,召集到一处,将作战任务,详细地传达下去。
所有人领取完手榴弹后,即刻展开自由狙杀行动,重点瞄准狙杀 ,鬼子扫荡队伍中的关键人物。
诸如指挥官,通信兵之类,秉持着一个不留的原则,能杀多少是多少,力求最大限度地,削弱鬼子的指挥系统,和有生力量。
在那片充满紧张气息的山林之中,等待的每一分和每一秒,都仿佛被无限拉长。
漫长且煎熬,令人心底的焦虑,如野草般疯狂蔓延。
到了第三天的中午时分,温暖的阳光艰难地,穿透茂密枝叶,洒下斑驳光影。
侦察连的哨兵,如一阵疾风般,飞奔而回,向徐正国紧急汇报。
“鬼子的扫荡队伍,已然逼近,最多再过半个多小时,就会抵达此处。”
徐正国闻听,立刻神色冷峻地下达命令。
独立团全体人员迅速有序地,进入隐蔽状态,藏身在山林的隐秘角落,敛息屏气,仿若与周遭的树木,融为一体。
与此同时,张海洋也带着他那训练有素的小分队,在所有伏击队伍的最后侧悄然潜伏下来,他们如同隐匿在暗处的猎豹,只等猎物踏入致命的陷阱。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小鬼子的扫荡队伍,便如汹涌的潮水般,朝着独木崖,气势汹汹地,席卷而来。
走在最前头的鬼子兵,一个个端着枪,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那模样仿佛要将山林看穿。
而张海洋此时 ,正稳稳地隐匿在树下,在之前精心刻画的记号下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鬼子的一举一动。
他面色沉稳,心里却暗自想着,这些小鬼子还真以为,能顺着记号,摸到独立团的驻地,和八路军的根据地。
殊不知,留下那所谓“引路记号”的鬼子狙击手,早就在之前的交锋中,命丧黄泉,如今这记号,已然成了引着他们,走向覆灭的“催命符”。
眼看着鬼子的大部队,就要抵达独木崖了,鬼子的指挥官,骑在高头大马上,一个一脸傲慢的家伙。
他似乎也嗅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危险气息。
他微微皱眉,带着几分疑惑与不安,人模狗样地,从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