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雷声轰鸣,闪电的光芒映照在许志远专注的脸庞上,勾勒出一种近乎神圣的轮廓。在这个暴雨之夜,一个足以改变龙国情报收集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的构想,正在一笔一划地成形。
许志远的笔触精确而迅速,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指引着他的手。卫星的整体结构、轨道设计、光学系统、电子设备、数据处理单元、通讯模块一个个复杂的系统在纸上逐渐呈现。
\"关键在于实时数据传输\"许志远自言自语,\"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这是最大的挑战。但如果采用分布式通讯网络,结合地面中继站,理论上是可行的。\"
他停下笔,闭目思考了片刻,脑海中浮现出二十一世纪初龙国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历程。然后,他再次睁开眼,笔尖在纸上快速移动,勾勒出一种全新的分布式通讯架构。
这种设计比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系统至少领先二十年,但巧妙地避开了一些在当前技术条件下难以实现的环节,使得整个系统在七十年代的条件下也有可能实现。
\"当然,这需要突破一些关键技术\"许志远喃喃自语,又翻开一张新纸,开始列出需要重点攻关的技术难点:高精度光学系统、抗辐射电子元件、轻量化太阳能电池、高效率数据压缩算法
每一项技术,许志远都尽可能详细地写出了突破路径和可能的解决方案。这些不是凭空想象,而是他从未来带回的真实技术发展路径,只是被他巧妙地调整,使之适应当前的技术条件。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窗外的暴雨渐渐小了,但许志远的思绪却越发热烈。他仿佛进入了一种特殊的状态,过去、现在和未来在他的脑海中交织,形成一幅清晰的技术发展蓝图。
凌晨三点,当第一缕晨光即将破晓之际,许志远终于放下笔,长舒一口气。桌上,一套完整的\"天眼\"卫星系统设计方案已经成形,包括卫星本体、轨道设计、地面支持系统以及数据处理中心的全面规划。
他小心地收起这些图纸,放回保险柜,然后走到窗前,望着雨后的香江。天空已经放晴,第一缕曙光正从东方升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