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拿着沉甸甸的银子,心中顿时一喜,问道:“还有彩头吗”
“啊”
儒师被这一句话给问得有些懵,随后解释道:“尘明诗会,一般来说头彩,就只有一份………”
“当然,若是后面有人作出不俗的诗词,特殊情况下,也会额外赏赐奖励。’
“不用后面有人了,在下还有诗。”姜云双眼一亮,这薅羊毛也太爽了。
“啊这。”儒师闻言,下意识的看向方亭治。
按照往常,每位学子就只有一次在大儒面前念诗的机会。
毕竟大儒时间有限,在场学子众多,都想在大儒面前一展身手。
方亭治却是摸了摸胡须,微微点头,说道:“姜云对吧还想要头彩,你得保证这诗,可不能比横渠四句差。”
“方大儒放心。”姜云点头起来。
场下众多学子,此刻都还在回味横渠四句的意境,听到上方的姜云表示,还有比这更猛的。
纷纷惊诧的看向他。
“这姜云是出自哪座学宫之前怎不知京城年轻学子,还有这么一位”
“是啊,光是这横渠四句的水平,已是不俗,绝非泛泛之辈。”
“这姜云哪是什么读书人,是东镇抚司的锦衣卫小旗。”
旁边有人诧异,根本不信:“锦衣卫兄台该不会是开玩笑的吧锦衣卫不就一群武夫,哪懂诗句”
此人咬牙切齿的说道:“我前不久亲眼看他抓了一大批人进锦衣卫,还能认错不成”
说话的人,正是当初望月阁诗会,被冯贝儿请来的秦韩山。
秦韩山刚才也登台作了一首诗,可并未引起方大儒的首肯,甚至方大儒都懒得拿正眼瞧自己。
秦韩山看着台上,方大儒看向姜云,眼神中充满期待,羡慕得眼珠子都红了。
这可是学宫大儒啊!
“方大儒您等等,我想想。”
姜云在台上,来回踱步,使劲回忆起来,终于,他缓缓说道:“方大儒,我想好了。”
方亭治脸上带着淡淡笑容,说道:“叫何名”
“正气歌。”
随机,姜云渡步念道:
“天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