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租金是一年一交的,这也是为了避免职工分到筒子楼就拿去做交易,或者调任到别的厂子去。
赵成程和周雨乐本就是月光族,加上大儿子结婚也花费了不少钱,因此存款不多。
他们还是找了各自父母借钱,借口自然是“杨首长帮忙给的筒子楼名额不能错过”,这才借到钱。
但也因此欠下了不少钱,就连他们的生活水平都大幅度下降。
不过,他们自然不会说出来,不然会很丢脸。
如今郑静秋提起,他们自然脸色难看。
“东拼西凑是假的。”赵成程率先开口,“都是此前我们借出去的钱,如今收回来罢了。”
周雨乐猛地点头,“是啊。”
郑静秋说起180元的钱,可不是要去深究是不是借钱,而是要羞辱赵成程和周雨乐有眼无珠。
“可惜了,不说此前乔早早登报的文章,就现在登上闽省军报的文章,至少赚两百多。”
“能上闽省军报,自然也能上白鹭日报,闽省晚报,首都日报等报纸,而这些报纸都会给乔早早稿费的。”
“少的二三十,多的一百块钱。”
郑静秋轻描淡写道:“可惜了,如果你们带走的是乔早早,就相当于带回一个金疙瘩。”
“她的一篇文章所赚到的钱,相当于你们夫妻两人半年所赚的钱。”
扎心了!
真的太扎心了!
周雨乐和赵成程何时是悔断肠啊,都想时光倒流了。
按照郑静秋所说,满打满算乔早早赚到的都有五百块了。
乔早早才九岁啊!
这要是带回首都,就是招财的貔貅,他们两夫妻可别提日子过得有多么爽了。
周雨乐和赵成程浑浑噩噩的离开了郑静秋的办公室,就连上班都是无精打采的。
他们好不容易挨到下班,就赶忙回到大杂院去。
筒子楼那边还需要一段时间住进去,因此他们还是住在大杂院。
周雨乐和赵成程回来的时候,恰好赵晚晚也在家里,一想到郑静秋所说的,这两人就有肚子火气。
他们把怒火都发泄在赵晚晚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