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家派人来寻时,曹洪正在顺德县桃源村做客,与村长黎兆兴商量苎麻外运之事,鼓励他们扩大种植规模,反正有华兴这个大主顾,肯定不愁销路。
得知羽胜麒被朝廷任命为援辽副总兵,即将前往辽东战场时,曹洪直接惊的目瞪口呆,脑中只有两个字,那就是“送死”。
匆匆赶回河畔村,董承军已经等候数日,说是要跟着曹洪一起去广州,确认相关细情。
二人即刻启程,不久便来到广州城,董承军在福瑞昌商铺等消息,曹洪则马不停蹄地去羽家访问,询问相关情况。
晚间返回时,表示羽家众人个个欢喜,说是数辈受朝廷恩典,终于迎来尽忠时刻。
此时的广州达兵,家家户户都在筹措北上事宜。
董承军有些理解不了,开口向曹洪询问,羽家到底是咋想的?不远万里前去送死,竟然还开心、欢喜?怕不是脑子有病?
曹洪叹了口气,表示像羽家这种世袭指挥使级别的军户,给皇家卖命乃是本分,如果侥幸建功,家族地位还会继续提升,并且荫及子孙后代。
那些达兵也是一样,他们在广州城内或许地位低下,但和乡野之人比起来,可要好过多了,至少能保住温饱生活。
若是出战建功,家族便能得到恩荫回报,代代受朝廷抚恤。
皇恩浩荡,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董承军继续追问,直言曹老掌柜亦曾从军,为何没有此等待遇?
曹洪笑了笑,表示世袭这种好事,仅在燕朝开国时才有机会,至于现在嘛,朝廷那些重臣还争不过来呢,哪能轮到我等草民?
当年在蓟镇从军,属于募兵性质,平日混些吃食,离开时拿些遣散银子,就算圆满啦,岂敢奢望世袭这种贵族待遇?
听曹洪解释一番,董承军才略微点头,总算是理解了羽家狂热之下的内情。
坐在旁边的曹廷瑞、于嗣业各有所思,但都没有发言,显然对羽家情状早有预判。
倒是施红英挺着肚子,带着侍女过来奉茶,低声提醒众人早些歇息,再大的事,不是还有明天呢嘛。
十数日后,羽胜麒匆匆返回广州,并给曹洪传信,邀请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