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暂时无需旁人知晓。
两日后,夏欢言三朝回门。
嫁出去的女儿大婚第三日要回娘家,这是规矩。
但夏欢言大婚丢了那么大的人,甚至都不能算是“出嫁成功”,又刚“小产”失去孩子,正是需要休养身体的时候,却“身残志坚”地坚持照着规矩回一趟娘家,不得不令人惊叹。
得知夏欢言“风风光光”回门的消息,夏芷歆正在院中练剑。
“大姑娘您是没瞧见,二姑娘回门的阵仗可大了。真不知二姑娘是怎么想的,整个侯府因她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她倒好,居然还敢这样张扬,也不怕被那些激愤的学子当街打死!”
来给夏芷歆传话的是个在侯府做事多年的老嬷嬷。
出了名的有眼色会办事。
说白了就是惯会见风使舵。
夏芷歆收了剑扔给一旁的李遂,接过如简递来的手帕边擦手边道:“嬷嬷来找我应该不只是要与我说夏欢言的光荣事迹,有什么事,嬷嬷直言。”
嬷嬷干笑:“也没什么事,老奴就是想着二姑娘近来诸事不顺,她此般回门怕是会借机生事,老奴便自作主张来提醒大姑娘一声,您还是别留在院中别出去为好,以免遇上二姑娘又徒惹事端。”
“是老奴自作主张,还望大姑娘勿怪。”
夏芷歆看她一眼,只一眼就让嬷嬷心惊肉跳。
“嬷嬷的好意我收到了,但我希望别有下次。”
嬷嬷当即吓得跪下去。
“如简,给赏钱。吩咐下面的人,往后别什么人都放进我的院子来,我的刀剑不长眼,若是一个不小心砍了乱闯入的人就不好了。”
嬷嬷吓得差点晕过去。
拿了赏钱脸色发白地跑了。
那样子像是身后有鬼在追。
“每个府里都有几个惯会见风使舵耍小心眼谋好处的下人,是奴婢的疏忽,竟叫人蹿到了姑娘跟前来。”如简自责。
“无事,下次注意些就是。”
她大概能猜到他们之所以会放嬷嬷进来,应该是觉得夏欢言回门的事她应该会想知道。左右杏花苑守卫森严,一个不会武功的老嬷嬷也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