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4)页
    经过清谈盛会,王樟延的名气在京都逐渐响亮起来。
    人人都在谈论王家、栖霞学宫、盛赞王家子弟的才学风骨,特别是年少成名的临安君——王敬之。
    四岁熟读四书五经,能吟诗嘱文;
    十岁入栖霞学宫随堂,以一篇《文以载道》震惊世人;
    十五岁已可四处讲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
    弱冠之年为父试药,才子陨落,落得终身瘫痪。
    每每说到这里,众人都会叹息,却又格外赞叹他身残志坚,对王樟延的敬佩又深几分。
    长欢陷入了沉思。
    我与王樟延相识于两年前的春天。
    不,应该是我认识他于大成二十二年的春天。
    他并不能认出我。
    我是将笄,王樟延比我年长4岁。
    哥哥虞弈琛以第二名的成绩入学栖霞学宫,父亲架不住我胡闹,便求了关系让我女扮男装来修学。
    对外声称是商丘虞氏二公子,虞奕坤,后来因为不知天高地厚,得了个“虞家二世祖”的名头。
    所以世人皆知虞家只有二子,大公子遗世独立,满腹经纶,二公子插科打诨,草包一个。
    走过栖霞学宫的下马碑,赫然立着两块九尺高的石碑,上面刻着九十条《学子规》。
    涵盖日常起居的衣着服饰、课内听讲到课外复习、修学期间的行为举止、礼仪规范。
    洋洋洒洒三千九百六十八个大字,最不可理喻的一条是
    ——栖霞禁肉糜,修学期间食素,且过午不食。
    我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因为我犯错抄过100遍的《学子规》。
    王敬之、虞旭尧包括其他一些世家子弟是有正式的课表,学问和武艺并重,还有定期的下山试炼,而我们这些没有考试的子弟不同他们一个班级,美其名曰“预科班”,班内鱼龙混杂。
    入学的第一天,碰上班内大家在不学无术,讨论同学中谁的相貌最为清秀?
    大家一致认为只有临安君王樟延(字敬之)和虞城居士虞弈琛(字旭尧)能一较高下。
    听说虞弈琛有个弟弟,便争相来看我。
    彼时我的脸上带着未褪去的婴儿肥,面色白净,四肢瘦弱,手无缚鸡之力。
  
第(1/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奋斗在沙俄大梦一场后,我找到了真爱娇娇小媳妇,渔村糙汉花样宠综影视:各个世界荡一荡重生九零,一心搞钱成团宠男人被抢?不慌,这丫是个坏家伙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被逼婚言情文男主后,穿越女她杀疯了离婚你提的,二婚嫁大佬,你哭什么?姜小姐要二嫁:傅总八秒到场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