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刚“饮完”牛奶这个空档,收购了华人行。
    这个时候置地几乎所有的流动资金都已经花在收购牛奶公司上面了,所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李首富当时是以2,700万美元的代价,收购了中环的这家华人行大厦,成为50年代以来崛起的华商中,第1个在中环拥有大厦的人。
    所以不得不说,这位李首富真是玩资本搞收购的大行家。时机拿捏的非常准确。
    李首富在买下华人行以后,地位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他未来在华商中的地位,或者说在香港商人中的地位,也是凭借这样的一个个事例造就的。
    这时候的李首富自己的公司就在华人行办公,直到90年代中期,他才搬入汇丰旁边的那个长实大厦。
    实际上未来的长实大厦,现在还是希尔顿饭店的这个楼,也已经被这位李首富买下了,只是希尔顿饭店经营期未满之前,他并不能动手拆楼改建。
    至于说那个同样很有名的华人置业地产公司,未来会被大刘趁机以“白菜价”收购。这也是大刘后来起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当然,同样字号的华人银行,在香江也是相当出名的。不过华人银行在香江本土银行中的分量,要稍微低一些。
    香江的本土银行中,仅就吸收存款量来衡量,实力比较强的银行,也只有6~8家左右。
    更多的还是中小银行,而华人银行则是属于中小银行之列。
    1974年,香江汇丰银行一家吸收的存款量就占当时74家持牌银行吸收总量的55%左右,连同恒生银行、东亚银行、上海商业银行、南洋商业银行及海外信托银行等共占超过79%。其他68家银行仅占不到21%。
    华人银行的地位,在这68家中小银行中算是名列前茅的。另外最关键的,是华人银行因为是周锡年爵士的家族银行,它的声誉是很高的。
    所以对于季宇宁来讲,这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在香江,银行的收购,算是难度最大的。
    因为极少碰到这样的机会。
    当然,这样的机会,如果落在季宇宁头上,难度却没有那么大了。因为华人银行的高层中,有他海宁叔这样的“内应”。
    此时的季宇宁并不知道,在香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断绝关系后,觉醒SSS级天赋百分百爆率虫二大师,从港岛影视娱乐开始修仙从高二开始不原谅,不和离,重生母妃杀疯了道教神话:我乃世间最后一位真仙吴云肖雪燕出狱断亲你提的,我成医圣你跪什么?你有天眼不去赌石,又在乱看噬魂狐妻重生:逼我当渣男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