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离开了。
    王翦拿着圣旨,回到书房,缓缓展开。
    看着那娟秀的字迹,他心里百感交集。
    这不仅仅是一纸婚书,更是孙女一生的承诺。
    他轻轻叹了口气,将圣旨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
    接下来,便是准备婚礼了。
    皇帝大婚,举国同庆,必定要办得风风光光,热热闹闹。
    他要为孙女,准备一份最盛大、最体面的嫁妆,让她风风光光地嫁入皇宫,成为这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就算是为了这,他也要好好活着,替孙女撑腰!
    想到这里,王翦的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起来。
    他王家的女儿,绝不能受半点委屈!  大秦皇帝成亲,那自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糊弄过去的事情。
    章台宫的赐婚旨意,如同长了翅膀,几乎是眨眼间就传遍了咸阳的朝堂。  那些平日里眼观鼻、鼻观心,生怕说错半个字的大臣们,在确认消息来源是那位已经退居二线却依旧没人敢小觑的太上皇嬴政后,一个个像是被注入了某种神秘力量,全都精神了,腰杆挺直了,眼睛也亮了。
    帝王子嗣,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国之根本。  储君早立,后宫充盈,子嗣繁茂,这对于一个庞大帝国的稳定和延续,意义非同小可。  大秦如今虽然如日中天,但皇帝陛下正值盛年,却迟迟未立后,膝下空虚,这始终是悬在许多老臣心头的一块石头,沉甸甸的。
    只是,这块石头谁也不敢去主动搬开。  原因无他,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犹记得之前,一位资历颇深的老臣,也不知是哪根筋搭错了,或许是觉得自己德高望重,又或许是真心替陛下的终身大事着急,在朝会上旁敲侧击地提了一嘴,言语间充满了对皇家子嗣的殷切期盼。  结果呢?话音刚落,陛下的脸色当时就沉了下去。  虽然没当场发作,但第二天,那位“过于关心”陛下婚事的老臣,就被一道旨意打发到了南郡某个鸟不拉屎的山沟沟里去“体察民情,历练心性”了。
    说是历练,谁看不出来?那地方瘴气弥漫,交通不便,跟流放有什么区别?
    自那以后,朝堂上下,噤若寒蝉。  “陛下婚事”这四个字,简直成了禁忌,谁提谁倒霉。  大家宁可憋着,也不敢再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一人之下:天师府出了个道剑仙?乡下来的假千金,竟是玄学真大佬开局一座茅草屋,还好我能召唤机械大军我嗑上了自家的你年代:我在58有块田家父吕奉先让你改装,这战机引擎什么鬼?我踩死条虫子,你说我屠了条龙?乡野副村长凡人修仙,开局看守废丹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