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4)页
    《致爱丽丝》这首钢琴曲采用回旋曲式写成,结构是“abaca”形式的,这种结构使得乐曲在主题与插部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而产生了极其丰富的节奏变化。
    这首经典钢琴曲早已经被研究烂了,毕竟它的流传度太高了,不仅仅是在钢琴领域,甚至是对钢琴一窍不通的普通听众对这首歌也并不陌生。
    有些人把曲子拆分成一个个部分,细致板牙的研究这首曲子究竟是怎样调动听众的情绪的,才会如此厉害。
    就比如曲子的主题部分是以八分之三拍为主,旋律流畅、动听,给人一种愉悦和宁静的感觉,而之后的中间部分,关系大调c大调一闪而逝,给曲子增添一抹明亮的色彩,之后再度绕回a小调,这些调性的变化也伴随着节奏的微妙调整,使得曲子更加生动有趣。
    再比如第一插部整体建立在f大调上,相较于前一部分显得更加明朗、欢快,而通过附点节奏及倚音、回音的运用,使曲子更加绚丽流畅。
    第二插部则建立在低声部的a音持续音上,色彩暗淡,节奏强烈,这一部分的音乐显得严肃而坚定,仿佛弹奏者陷入了冥想,持续不断的低音让听众陷入了一丝幻觉,但是似乎又在不断提醒听众不要继续沉沦。
    而尾声部分则是借着一连串上行的三连音及随后流畅活泼的半音阶下行音调,十分自然的回归到曲子的主题,既保留了曲子整体的温柔与亲切感,又加入了新的元素,使得乐曲在结尾处生生往上拔高了一个高度,却又最终回归于平静。
    当然以上都是专业人士对于这首曲子的专业分析,似乎从逻辑上让人清楚的认识到这首《致爱丽丝》有多厉害,又是为什么会深受听众们的喜爱。
    可这些冰冷的专业解读却根本描述不出这首曲子的美好,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极其主观的艺术形式,应该说艺术本身亦是如此。
    总而言之,这首曲子是那种明明没有多高的技巧,没有多复杂的旋律排列,没有多厉害的节奏变化,可却让人一听就不由得深陷其中,心底对这首曲子只有一个最朴实的印象,那就是好听,好听到听完后只让人感到心情舒畅,岁月静好。
    不知不觉中叶萧已经演奏完了这首不朽的神作,他缓缓睁开眼,不由自主的呼出一口气,不得不承认他刚刚也沉
第(1/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神话从童子功开始长生仙路逼我做平妻?我单开女户后富甲天下60年代:我有一块地凤归小仙医都市游大反派也有春天2再嫁春鸢重生七零:改嫁后我一步登天了官道之绝对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