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四下打量了一下就发现有三个地方可以去避雨。一是离开马路,上到高地上边的民居那里,民房之中肯定有些人家的门口有房檐,可以用来暂避大雨。二是马路对面的那个公厕,公厕里面应该也能暂时避雨。三就是我刚才经过的那个景区门口的售票处,那个售票处房檐下边也可以躲会儿雨。
心下一思量,我觉得只有售票处那里比较合适。民居那里当然是好,但问题是我可能有仇人正蹲在那里等着我呢,还是不去为妙。厕所当然也没问题,但味道实在是难闻,而且还是不洁之地,也是少去为妙。那……那就只有售票处的房檐底下可供暂避了,于是我举步便向景区大门旁的售票处走去。
从我立足之地走到售票处需要穿过马路,经过景区的停车场。这时雨越下越大,很有暴雨的气势。北方夏季多大雨、暴雨,降雨时间虽然不会太长,但短时的降雨量可不小,往往一两个月之内的降水量就能占到全年总降水量的三分之二以上。这一带的山地看起来植被还不少,想来不太缺水。现在又正值是夏季,今天这场雨的雨量估计也不会小。
我想到此处便感到脚下行走越来越吃力,不是因为疲劳乏累,也不是我的心理作用,而是我发现此时地面上的积水已经上涨到鞋面的高度了,这里的地面上现在已经形成地表水流了。这时我才想起我们现在是待在马路和停车场这类硬化地面之上,都是柏油地面或水泥石板地面。这类地面的优点不少但缺点也不少,其中之一就是没有什么涵水能力。雨水落到这里是无法马上下渗的,只能在地面上汇聚流淌,四处找寻更低处屯聚。而我们这里又恰恰是比附近村子更低洼的地方,所以但凡是有水都会先往停车场这里汇聚。
当然,比停车场更低的是马路,因为这里是山区,马路又是盘山公路,当然是一头越修越高,一头越修越低的。马路上现在是水流奔涌,大有向河道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