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暂时饿不死,也没冷到自己”,这样的自我安慰背后,是深深的无奈。我像是在生活的泥沼中挣扎的困兽,看似妥协,实则不甘。心情在谷底徘徊许久,偶尔也会挣扎着往上攀爬,告诉自己不能就这么沉沦。当我觉得自己从阴影中走出来的那一刻,内心的矛盾却并未消散。嘴上说着不害怕失去,可一想到那些陪伴自己多年、为数不多的物质,心就像被揪住一般难受。那些旧物,或许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于我而言,却承载着过往的回忆、曾经的梦想,是我与这个世界为数不多的切实联系。
我唾弃自己的软弱,唾弃自己的患得患失。明明渴望改变,却又害怕改变带来的未知;想要与人亲近,又担心受到伤害;试图抓住些什么,却发现双手空空。在这迷茫的漩涡中,我逐渐意识到,自我救赎的第一步,是坦诚面对内心的恐惧与渴望。
我开始尝试剖析自己性格拧巴的根源。童年时期,父母过高的期望与严厉的批评,让我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倍感压力,每一次犯错都像是世界末日,久而久之,胆小怕事成为了我的保护色。而偶尔的胆大妄为,又何尝不是内心压抑已久的反抗,想要挣脱束缚,证明自己的存在。那些惹是生非的背后,是渴望被关注、被认可的呐喊,只是方式错得离谱。
为了打破生活的僵局,我决定从小事做起。清晨,不再是随手抓起一块饼干应付了事,而是走进厨房,尝试着煎一个荷包蛋,看着蛋液在锅底慢慢凝固,金黄的色泽如同初升的太阳,带来一丝生活的暖意。吃饭时,我放下手机,专注于食物的味道,感受每一口的香甜与满足,原来,用心品味生活,平凡的饭菜也能吃出幸福的滋味。
白天,我逼着自己走出家门,不再整日与虚拟的小说世界为伴。去附近的公园散步,看孩子们在草地上嬉笑玩耍,老人们在长椅上晒太阳、唠家常,那一幅幅鲜活的生活画面,让我意识到,生活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