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弄深深。
萧宝镜孤零零往回走,不期然迎面跑来一个小女孩儿。
她举着鱼灯,对坐在家门口读书的小男孩儿脆声嚷嚷:“你就知道读书,像一个笨笨的书呆子!别人都会送他们娘子胭脂水粉,可你连一朵花都不知道送给我,真讨厌!下次咱们玩过家家,我不要你扮我的相公了!我要清哥哥扮我的相公!”
小男孩儿木讷地合上书,去拉小女孩儿的手:“那下次见面,我给你带一朵花好不好?你不要让清哥哥扮你的相公嘛!”
下次见面的时候,要记得带花。
萧宝镜正看着两个幼稚的小朋友,旁边突然递过来一只鱼灯。
她接过,就见商病酒也举着一只鱼灯。
彩绘的鱼灯色彩斑斓,长近两尺,在黄昏里散发出一团暖黄光影,摇动木柄,鱼头和鱼尾巴还会轻轻摆动。
她道:“你买的?”
商病酒:“我做的。”
两人穿过鱼花巷,踏上一座石拱桥,桥边长着红芍药,刺斜里探出一树樱花。
萧宝镜举着鱼灯走在前面:“你知道吗?和喜欢的女孩子再次见面时,要记得带花。”
道袍簪花的少年,弯着狐狸眼看她娇娇俏俏的背影:“我知道呀。”
次日清晨。
芭蕉院里的那只老母鸡还睡在鸡窝里。
萧宝镜趁着衙役们不在,偷走了红嫁衣的碎布,揣在怀里出了县衙。
刚走到枇杷园,就瞧见商病酒揣着手站在门口。
他道:“小公主惯有偷东西的毛病。郡守府的白鞋,清音楼的鸡,县衙的红嫁衣……”
萧宝镜被他说得面红耳赤。
原来她背地里干的那些事,他都知道!
她含羞带臊地反驳:“谁偷东西啦?我这是拿,是拿!”
“那你要把这几块破布拿哪儿去?”
“这不是破布!”
萧宝镜快步踏进了枇杷园。
萧潜已经命人好好安葬了霍莺莺,那些吊死在绣楼里的“纪淮生”们,也被各自安葬。
原本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的绣楼,如今看来只是破败不堪的断壁残垣,园子里的枇杷树倒是依旧葳蕤茂盛。
萧宝镜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