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顺利进到城里,跟着报事的军兵走进大帅府,见帅堂之上这位赵大人,约六十多岁的年纪,虽然已经须发皆白,却是精神矍铄,不怒自威。
四个人个报自己姓名,然后齐声见礼,”晚辈拜见节度使大人。”
大帅一摆手,”各位义士远道而来,为国分忧,精神可嘉,一路辛苦了,请各位小将军上座。
赵大人接到举荐信的时候非常高兴,心里暗自赞叹徐朗将军真是及时雨,国家用人之际,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等过一会儿见到这几位年轻人,不免有些失望,除了两位妙龄少女,还有两个年轻的后生,其中最大的也不过二十出头。心想这个徐朗在信里吹得神乎其神,不过是几个小毛孩子而已,是不是言过其实了?
但为了顾及面子,还是热情地招呼他们,“几位小将军初来乍到,还不了解军情,现在金兵围城多时,叫骂不休,猖狂已极。他们三面围攻只留一南门,以为老夫可以像其他地方官一样望风而逃,其目的就是将我们赶出济南,抢劫一空后长驱南下。可惜他们打错了算盘,只要有老夫三寸气在,决不能让他们踏进济南城半步。几位年轻人远道而来,暂时下去休息,待日后与本帅共商破敌之策。”
月先站起身来拱手说道,”大帅不用客气,我等为国分忧,丝毫不觉得辛苦,请恕小女子冒昧,我们初到济南,并未了解前方战况,不知大帅有何破敌之策否?”
赵大帅沉思片刻说道,“金兵围城近十天,眼见久攻不下,有点狗急跳墙。我们目前只是被动守城,尚无良策破敌。”
月先说,”既如此,请恕小女子冒昧,不如退而求其次,月先有一诱敌之策谨供大帅参考。我们刚来的路上,有一个好去处,名曰梧桐峪,两头山口距离足有二十多里,两边皆是悬崖峭壁,山势险要。只要敌人进去,咱们两头扎上口袋,金兵便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若加以火攻,金兵必被烧成灰碳。依小女子愚见,首先派人在梧桐峪布防,然后等金兵攻城紧急,再按既定路线撤出济南。金兵必穷追不舍,此计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