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浙江音乐学院民乐馆四楼无垢轩内,三个男人正散落而坐。其中,一个男人手里抱着五弦琵琶,一个男人腿上盘着七弦琴,还有一位手里拿着三弦。
五弦男正在弹《十面埋伏》,另外两人静坐而听。一曲终了之后,他开口道:“破得出来么?”
三弦男摇头道:“他的笔记也是一种加密古语,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
七弦男道:“那就让他自己破译吧。”
随后,七弦男从腰间抽出一支紫竹笛,起了一个头儿,三弦跟上,五弦弹唱道:
“一根紫竹直苗苗,送给妹妹做管箫。
箫儿对着口,口儿对着箫。
箫中吹出紫竹调……”
三人唱的正欢时,走廊传来一阵急促脚步声,来人将一本琴谱递给了七弦男。七弦男接过一看,是《静松斋琴谱》。他因问道:“哪里来的?”
来人答:“物归原主。”
此时五弦男又再唱道:“紫竹调,解谱窍,翻来看看故事妙。”
七弦男轻轻翻动那本泛黄的琴谱,指尖最终落在《鸥鹭忘机》四字之上。随即,古韵自他的指尖缓缓流淌而出。无垢轩内仿佛被一股神秘力量悄然触碰,景象倏忽间变得朦胧又奇异。现代生活的痕迹悄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古朴而雅致的气息:草席铺地,花梨矮椅静默守候,每一处都透着陋室之沉静与温润。
七弦男背后,是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山峦叠翠,云溪潺潺,引人无限遐想。五弦男身后,则是一张陶令无弦琴,静静地诉说着桃源之韵,仿佛等待着某个山神见梦稽首留师的瞬间。三弦男所在之处,一整面黑檀书架巍然矗立,其上密密麻麻排列着线装古籍,封藏着人类精神世界的精窍神机。
屋子中央,一只古朴的碳炉静静燃烧,散发着淡淡的暖意,与周遭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屋顶中央有个生铁圆环,垂下来一条铁链。铁链在炉子上方一尺左右分成了更细的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