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老大人看着这一屋子的书,带着满满的成就感开口道:“这些可都是我大明自太祖开始,一代一代积攒下来的。
景瑜,老夫和陛下也探讨过你陈奏的可行性。
若想完成折子中描述的一切,就必须保证两个前提。
第一个,就是要保证朝堂的稳定,这一点不需要你去操心,有陛下和老夫以及几位同僚努力。
剩下一个,就是要证明,外面的世界有着更大的利益在,更要保证白银能够持续的源源不断的流入我大明朝!”
黄锦老大人停顿片刻后,再次开口:“自古图变者,败于人心,败于急功切利,急于求成。
你的陈奏虽好,可却因为对如今的局势掌控不够清晰,尚有不少的漏洞。
让你到四夷馆来,也是陛下的意思,等你足够了解这天下后,你需要重新书写一份,查缺补漏。
陛下对你的看重,是老夫从未见过的。景瑜,切莫辜负陛下对你的信任呐!”
除了薛虹外,高拱和陈辰两人,现在还蹲在翰林院呢。
而且薛虹这进来的,可是六部中的礼部!
虽然一直以来,所有人公认吏部的权力最大,掌管四品以下官员升迁,吏部尚书更是是人人羡慕的天官。
可礼部手里不但掌握着科举,更是掌握国家的祭祀。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和薛虹的探花身份有关!
礼部尚书,往往是入阁的跳板,入阁的前置条件之一,就有科举考试前几名的状元、榜眼、探花、庶吉士这一条。
这些人进入翰林院后的职位,就是修撰、编修。
当然了,如果才能和功绩足够,是可以破格入阁的。主要还是看皇帝。
薛虹正是探花出身,而他最快、最稳的的升迁路线就是:翰林院→詹士府→礼部主事→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入阁。
还有一点就是现在六部中,吏部、兵部暂时还是太上皇的权力统辖范围下,所以为了避免薛虹被其他几个部门为难,隆庆帝一早就将薛虹直接划入了礼部黄锦老大人手底下。
如此一来,有着黄锦老大人的照顾,除非太上皇亲自找茬,否则谁都得掂量掂量后果。
而且为了避免薛虹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