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后,我们来相会,来到了水泥厂,全部去打灰,你一堆,我一堆,谁也不认识谁……
时来天地皆同力的情况毕竟是极少数,剩下的时间怎么办?瞪眼看着?
还焚香沐浴,书往桌子上一扔,想看那就别废话,直接拎起来就看,学进去多少别管,能看进去一个字,老子都算赚!!
管他手脏不脏,书只是工具,是供人用的,不是让你供起来的!
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总想着等天时地利人和,殊不知这种条件一辈子都不一定能碰到一次。
知行合一不是让人做莽夫,是摸着石头过河,别想一出是一出,上去就干,然后碰一脑门子血,牙都撞掉了,一咧嘴:王阳明告诉我往上冲的。
那是光行不知,不是知行合一。
事情想多了都tm是问题,事做多了都tm是答案!上吧骚年!
但王阳明的名声其实起起伏伏,甚至一度被打成了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
可古往今来,除了后世那个特殊节点的农民起义,剩下哪场农民起义都和土匪过境没啥区别!
人家王阳明不剿灭你们,看着你们不分青红皂白,祸害老百姓,还有推翻朝廷?
实际上王阳明是极其仁义的这么一个存在,在镇压农民起义之前,为了避免军队出现杀良冒功的情况,取消了按首级论军功的方式。
而且王阳明的主张是杀生为护生,把已经没救的必死无疑的直接砍死顶锅,立刻以雷霆手段震慑百姓,直接回头告诉皇上。
犯罪的那些人我连俘虏都没放过一块都杀了,剩下的这些都是穷苦老百姓,他们还没来得及,也没那个胆子造反。他们是服从陛下您的统治的,这事已经结束了。
这也是为什么王阳明平叛浩浩荡荡,可实际杀人的数量连某位半个圣人一个月的杀生数量都不到的原因。
杀良冒功的那位被骨头里挑鸡蛋,杀生为护生的王阳明被鸡蛋里挑骨头。
薛虹和朱煇说话这会的功夫,只见王阳明拎着一个蒲团,走到堂下,直接席地而坐。
“晚辈王云,与诸位论朱子理学,辩格物。”
随着王阳明入座,一时间全场炸开了锅。
因为这小子瞅着不像是要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