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站在一旁的李斯却是一脸的笃定与自信。他目光坚定地直视着王绾,毫不犹豫地反驳道:“丞相大人,正所谓‘富贵险中求’!现今这局势已然万分危急,如果咱们不能果断地放手一搏,那么最终也只能如同案板上的鱼肉一般,任由他人肆意宰割罢了。”
王绾听完李斯这番话,不禁陷入了沉思当中。经过一番激烈的内心挣扎之后,他终是狠狠一咬牙关,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似的说道:“好吧!既然如此,那便依照你所谋划之计策去行事吧。”
王绾又似乎是想起了什么,问道:“那三公九卿制又该如何推进呢?”
李斯嘴角微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胸有成竹地回答道:“依我之见,当下大王全副身心皆系于科举一事之上,恐怕暂时无暇顾及制定全新的官僚体系。既然如此,我们正好趁此良机,多多拉拢朝中其他官员,争取让更多的人站到我们这边来。与此同时,也要精心策划下一步的行动方案,待到科举结束之时,再寻合适时机重新向大王提议推行三公九卿制。相信经过这段时间的筹备和运作,成功的几率定会大大增加。”
王绾点点头,他与李斯两人相互对视一眼,然后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紧接着,他们开始小心翼翼地暗中召集那些平日里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心腹之人,并将众人聚集起来,紧闭房门,以防消息走漏。待所有人都到齐之后,他们才压低声音,秘密地商议起行动的具体步骤以及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应对之策来。
赢无忧心离开太医署,便回到了朝华宫。一到朝华宫,她便迫不及待地钻进书房,紧闭房门,独自沉思起来。此次科举对大秦而言意义非凡,但由于时间紧迫,无法像历史上一样按部就班地从童试开始,如今最好的办法只能选择会试和殿试。然而,她深知这种特殊情况只是权宜之计,日后若要确保选拔出真正优秀的人才,仍需遵循传统的科考流程——由童试起步,历经乡试、会试,最终到达殿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