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叶府新建的密室里,叶明、李君泽和清雪正在研究北境布防图。
\"第一批精铁已经秘密运抵边关。\"叶明指着地图上的标记,\"大哥来信说,新式弓箭效果极佳,射程增加了两成。\"
清雪递上一本画册:\"这是我设计的伪装方案,将来往商队伪装成普通货商,可避开突厥探子。\"
李君泽满意地点头:\"有你们这一文一武相助,何愁边关不固?\"
窗外,春日的阳光洒满庭院。新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几天后,叶明站在新接手的崔家酒楼三楼雅间,透过雕花木窗望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街道,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三个月前,这里还是崔家在京城最赚钱的产业之一,现在却已经挂上了\"叶记\"的招牌。
\"三少爷,这是这个月的账本。\"掌柜恭敬地递上一本厚厚的册子,\"自从我们接手后,按照您说的那些法子,生意比崔家经营时好了三成不止。\"
叶明接过账本随手翻了翻,满意地点点头。他前世好歹是个大学生,对付这些古代商业手段简直是小菜一碟。
降价促销、会员制度、特色菜品,随便拿出几样现代营销手段,就足以碾压这些只会坐等客人上门的古代商人。
\"老周,告诉后厨,下个月推出"春夏新品",把那些时令菜都给我用上。\"叶明合上账本,\"再找几个说书先生,每天午时和酉时在酒楼门口说段子,吸引路人。\"
掌柜连连点头记下,眼中满是敬佩。这位三少爷自从前面以后,醒来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做生意的手段层出不穷,连那些老江湖都自叹不如。
叶明走出酒楼,阳光正好。崔家这次算是栽了个大跟头,不仅酒楼,连布庄、钱庄都赔了出来。想到崔家老爷那张气得发青的脸,叶明就忍不住想笑。
\"少爷,接下来去哪?\"李天宝牵着马过来问道。
\"去城南的庄子看看。\"叶明翻身上马,\"春耕在即,得去看看我让工匠们做的新农具怎么样了。\"
马蹄声在青石板路上清脆作响,叶明一边走一边盘算。商业上赢了崔家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更重要的是春耕。
他前世在农村长大,又是个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