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泽则透露李云轩已经在暗中联络几位寒门出身的将领,准备找个机会接管世家控制的部队。
第二天,东方的天空刚泛起鱼肚白,叶明已经站在兴农庄中央的了望台上,俯瞰这片工业基地。昨夜与太子的密谈言犹在耳,世家十二万私兵的数字像把利剑悬在头顶。
他准备把这里改造成一座真正的兵工厂。
\"东家,人都到齐了。\"周瑾快步走来,眼下挂着两轮青黑,显然也是一夜未眠。
议事厅内,三十余名工匠首领和管事正襟危坐,空气中弥漫着紧张气息。叶明没有废话,直接展开一幅工坊新布局图。
\"从今日起,兴农庄全面转型。\"他的手指划过图上被朱砂圈出的核心区,\"所有兵器制造集中在此,外围设三重关卡,任何人不准随意进出。\"
接着指向南侧一片空白:\"香皂、织布等民用生产线全部迁至城南新厂,由周掌柜负责。给你们十二个时辰,完成设备转移。\"
室内一片哗然。如此大规模的调整,通常至少需要半月准备。
\"三少爷,这太仓促了\"负责纺织工坊的陈师傅忍不住道。
\"突厥犯边,军情紧急。\"叶明抛出早已准备好的借口,\"兵部下了加急订单,我们必须优先保障军需。\"
这个理由足够冠冕堂皇,也符合外界对叶家\"忠勇报国\"的认知。但几位核心工匠交换着眼色——他们知道真实情况远比这严峻。
\"孙师傅。\"叶明看向须发花白的孙老锤,\"你挑选一百名最可靠的铁匠留下,其余全部转去新厂。留下的人吃住都在工坊,三个月内不准外出。\"
老铁匠肃然起身:\"老汉晓得轻重。这就去拟名单。\"
\"马师傅,木工坊只留二十人,专门负责箭杆和弩机制作。\"
\"赵叔,加强戒备。从今日起,所有进出车辆都要经过三重检查。\"
一道道命令流水般下达,整个工坊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开始高速运转。
叶明特意将会议选在黎明时分,就是要打时间差——趁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完成初步调整。
日上三竿时,第一批运输车队已经准备就绪。织布机、香皂模具等民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