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皇后微微叹了口气,不无怜悯道:“那孩子原本就羸弱,高氏是个蠢的,每日给三郎用补药。补药吃多了大人都不一定受的住,莫说是个原本就病弱的稚童。”
“竟有此事?”今上的脸色微微一凝,“太子怎就由着高氏胡来呢?”
温皇后忙替宋嘉佑辩解:“陛下冤枉太子了,他怎可能由着高氏呢?只是太子的使命不是蹲在内宅看孩子,他纵然想做个好父亲也无能为力啊。”
今上微微颔首:“当初朕做主选了高氏为大皇子妃,就是瞧着那孩子端庄大气,有梓潼年轻时候的风范,加之高家祖上尚过大燕长公主。”
温皇后很清楚皇帝当初执意另高琼为宋嘉佑的正妻,根本不是高琼本身足够出色,而是他需要同大燕的旧日勋贵们关系更进一步。虽说那会儿今上的龙椅早就稳了,但他仍旧需要跟大燕的旧势力多亲多近。
虽说大燕一朝早就破除了门阀势力,这不过是表面罢了,还是有些隐形的门阀贵族们左右朝局的。当然大燕这些老门阀不再跟隋唐时以韦,崔,卢,裴,王等为主。以高,郭,曹,潘等追随太祖皇帝打天下的这些老功臣们为代表的新贵在暗暗影响着整个大燕朝的命运。
排行在九的宋洵在父兄,以及主要皇族成员被掳到北国后,他才有机会登上曾经想都不敢想的皇位,加之自己没有亲生的皇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是很没有安全感的。
当初赐婚时今上内心早就内定了宋嘉佑为储君,故而他才选了大燕开国长公主的后人也就是高琼为大皇子妃。
高琼的父亲高斌虽不争气,但高家的影响力还在,高家又不单只有高斌这一枝,不过是恰好高斌的女儿适合入宫参与皇子妃的采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