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他们毫不迟疑地继续向东挺进,所到之处,各县纷纷沦陷于其强大的攻势之下。
与此同时,魏光焘与刘厚基紧急商议后决定将兵力合二为一。
其中,由经验丰富、智谋过人的魏光焘负责抵御东进的赫莲儿;而沉稳坚毅的刘厚基则承担起防御北上的任老六和熊大的重任。
尽管两人手中掌握着号称多达二十万的庞大军力,但他们心里都很清楚,实际上能够真正投入战斗并且具有较强战斗力的士兵仅有区区五万之众。
就在这时,远在另一方的马岱获知了赫莲儿一路高歌猛进向东推进的消息。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马岱果断做出决策,亲自带领部队向北进发。
一时间,各方势力在这片土地上交锋对峙,局势变得愈发紧张起来。
此时的延安地区已然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军事焦点,汇聚在此处的革命军数量惊人。
其中包括任老六所统领的英勇善战的第一军、王朝指挥的纪律严明的第六军、熊大麾下威猛无比的第九军、冯君幅领导的足智多谋的第十一军、马贵元掌控的实力雄厚的第十二军以及赫莲儿亲率的锐不可当的第十三军,再加上马潮轻新组建的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新军。
如此众多的正规军齐聚一堂,总人数竟然高达令人咋舌的五十万人!
赫莲儿所部的大多数军队都选择在志丹县和安塞一带扎营驻屯,从而对整个延安地区形成了一种半包围之势。
之所以没有采取完全包围的策略,乃是因为赫莲儿深知过犹不及的道理。
如果不给对方留下丝毫退路,那么被逼入绝境的敌人必然会不顾一切地奋起反抗,展开殊死搏斗。
这样一来,不仅己方可能会遭受重大损失,而且战争的进程也将会被拖延得更久。
因此,这种半包围的战术既能给敌方造成心理压力,又能为后续的战略部署保留一定的灵活性。
此刻的左祖棠双眉紧蹙,那紧皱的程度简直能够轻易地夹住一只苍蝇。他目光凝重地再次审视着眼前那张详细的地图,口中喃喃自语道:“如今大清朝廷仅剩下三支可堪一战的军团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