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曾国藩负责处理天津教案一事,然而在此事发生前后,他常常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
    他曾经感叹道:“外惭清议,内疚神明”,这句话充分显示出他内心深处尚存良知以及对国家深沉的热爱之情。
    尽管如此,他之所以会采取那样的处理方式,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在于他对于国家和民族所拥有的力量已然丧失了信心。
    在强大的外国势力面前,他唯恐因为得罪洋人而引发大规模的冲突与纷争,从而酿成无法收拾的“大祸”。
    此外,当时曾国藩的健康状况已经极为糟糕,无论是身体上的体力还是思维上的脑力,都已经处于极度衰退的状态。
    面对如此错综复杂且影响重大的案件,他实在感到力不从心,难以妥善应对。这无疑成为导致他在处理天津教案时表现不佳的又一重要缘由。
    与此同时,曾国藩还将一部分责任归咎于崇厚对他的误导。
    在写给儿子曾纪泽的信件当中,他反复提及:“诸事唯崇公之言是听……最终落得名裂而无法挽救自身失败的下场。”
    并且表示:“之前由于受到崇厚的错误引导,自己过于软弱妥协;从今往后,应当独立自主地做出决策。”
    不过,将所有责任完全推卸到崇厚身上显然并非实事求是的态度。
    事实上,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曾国藩本人也存在着诸多判断失误和处置不当之处。
    诚然,崇厚乃是一个昏庸无能、腐败堕落的满族大臣,其后更是沦为臭名昭着的大卖国贼。
    在处理天津教案时,此人出了诸多馊主意,着实令人愤恨不已。
    然而,归根结底,此事还是得归咎于曾国藩自身意志不坚,缺乏主见,过于软弱柔顺。
    要知道,曾国藩当时的声望和地位远高于崇厚,可他一直对那些有着皇室背景撑腰的满族大臣心怀畏惧。
    数年前,曾国全毅然决然地上书弹劾官文,曾国藩得知此事后,犹如惊弓之鸟一般,惶恐不安,仿佛一场巨大的灾难即将降临到自己头上。
    于是,他匆忙写信给曾国荃加以斥责,生怕因此而惹恼了那些满族权贵。
    相较之下,左祖棠在对待满族大臣的态度上则与曾国藩迥然不同。
    左祖棠心里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诸天:从斗罗开始落墨快穿白月光穿进be剧本末世:我能看见血条,杀怪掉宝无限诸天:从获得史蒂夫面板开始惜花剑宠妾灭妻:重生我高嫁灭他全家氪命修行:从锦衣卫开始长生被休后,我嫁懒汉走上人生巅峰克系执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