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提高了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说道:“朕意已决,此事关乎我大明的千秋大业,绝不是你们能随意阻拦的。你们若再这般无理取闹,休怪朕不客气了!”
那些老学究们听了朱标的话,先是一愣,随后有几个对视了一眼,似乎还想要继续抗争,可看着朱标那冷峻的脸色,又有些犹豫了。
这时,又有个老臣站了出来,他一脸的悲愤,说道:
“陛下,您这是被那林凡蒙蔽了双眼呐,您若不听臣等的劝谏,非要推行这等违背祖宗之法的事,那臣等也无颜再立于朝堂之上,恳请陛下准许臣等辞官回乡,也好落个眼不见心不烦呐!”
其他老臣一听,也纷纷跟着喊了起来:“对,陛下,我们请求辞官,绝不能与这等离经叛道之事同流合污呀!”
朱标看着眼前这些以辞官相要挟的大臣们,心里是又气又无奈,他知道这些人在朝堂多年,势力盘根错节,若是真的一下子让他们都辞官了,这朝堂怕是也要动荡一番呀。可若是就这么妥协了,那这新的人才选拔制度就彻底推行不下去了。
场面陷入了僵局,朱标站在那儿,脸色阴沉,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林凡则在一旁暗自思索着应对之策,他知道,这场关乎大明未来人才走向的争斗,必须得想办法化解,而且要尽快让这些老学究们转变想法,可这又谈何容易呢,毕竟他们守着那些旧观念已经几十年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