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5)页
人,也成了他们关心的话题。
    开始,他们以为这是民间所为。
    因为民间地主老财,有藏宝的传统。
    每当家庭面临大的变故,尤其是当战争来临时,财主富商们就会面对自己来之不易的家财发愁:留在家里吧,怕被兵匪洗劫,逃难吧又不方便携带。这时候最好的办法,便是隐藏起来。
    等到战乱结束,天下太平时,赶快取回来,以免夜长梦多,财物被外人顺走。
    按照惯例,在对所藏财宝的地址选择上,一般不会离居处太远,只要足够隐蔽就行了。
    但是把财宝藏在大山之中,却是罕有的例子。
    而且这次财物的存量,十分巨大,超乎想象。
    这就定义了这个宝藏的主人,非同一般,绝对是一个超级富豪。
    但在当时的环京地区,这样的超级富豪几乎是凤毛麟角,极其罕有。
    查阅地方志,往上追溯几百年,符合这样条件的人,也没查到一个。
    除了追查宝藏的主人是个难题外,这些宝贝埋放的年代,也引起了争论。
    不过最终人们还是达成共识,即存放的时间不会过长。
    很可能是当代的事情。
    因为在大山里藏宝,不确定因素很大,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这笔财宝就可能永埋大山。
    无论谁藏宝,必须得给家人留下完整的信息。有口头的,有物质的,这样即使藏宝人不在了,也能保证后人找到这笔财宝。
    而根据姚彬的交代,盗宝人是被忠于崇祯的一伙人盗走的。
    主谋人叫万忠,已确定无疑。
    那么他是如何知道这一笔财宝的埋放地点的?他是藏宝的后人吗?
    假如万忠就是张信的化名,他祖上藏宝的可能就基本被排除了。
    因为张信根本不是本地人,进宫也是因为贫穷的缘故。有这么一大笔财宝守着,谁还会去宫里做奴才呢?
    而且情报显示,万忠盗走这笔钱,不是为了自己享用,而是为了抗清事业。
    面对巨额财富丝毫不心动,这样高尚的情操,对于崇祯王朝来说,绝对是一个难得的忠臣。
    这样的忠臣,就应该在崇祯最困难的时候,把财宝贡献出来。
    而不是大明亡
第(2/5)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凡人:从魔道开始的天灵根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他对心动上瘾都市影视:首选江莱极品太子在都市天域丹尊苏尘医品毒后,皇上药别停感觉火不了的重生文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我的抗战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