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药农们多多少少地都有了点收获,唯独方静,什么也没有挖到。
虽然是两手空空,跑的路子却不少。
如果不是怕跑丢了,她可能还会去更远的地方。
现在,他们要在天黑之前,找到宿营地。
“我们还是到去年住的那个洼地里去吧,那个地方夜里避风,”一个人提议。
“我看行,”一个人马上表示赞同。“我们去年在那儿还留下许多干柴没用完,今天正好可以利用。”
“好是好,但是那个地方好像离儿还很远。”
“不远,”一个年纪大点的人说道,“如果大家相信我,就跟在我身后,我保证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把大家带到。”
说话的是这群人中的最年长者老张,头发胡子都白了,一看就是个老药农,年纪最少在六十开外。
这个年纪,一般都在家抱孙子了,不应再到这苦寒之地,受风霜之苦了。
使人猜想,如不是家里极度穷困,那就是特别喜欢这个职业,反正他来了。
人也挺实在,在这些人中,挺受尊重,对加入的新人方静,也很照顾。
在他带领下,人们向前走去,一会儿,来到了一个高坡前。
高坡的一侧是一个洼地。
洼地就是一个坑,只是没水。不大,方圆五丈左右,锅底状,最深处一人多。
也不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又如何没被风沙填平。
坑里一则还有许多干柴。
这些干柴正是这帮人去年留下的,他们在这儿住了有七八天,每天采药回来后,便是四处收拾干柴。
一是为了满足做饭的需要,二来是夜里要点火取暖用。
戈壁的天气很怪,尽管白天很热,但到了晚上,风会加强,气温会一下子拉下来,这也是人们住宿选择在洼地的原因。
夜里睡觉,人们会挨着火睡,这样就不冷了。
毕竞为了行动便捷,人们带的东西都不多。
找到了宿营地之后,人们便都忙开了。先点起了火,准备做饭。
做饭很简单,就是把带来的食品热一热,不凉就行。
饭好后,大家便围着火,席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