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的屋檐下,老人们手捧旱烟袋,眉头紧锁,低声交谈着关于俄军逼近的消息。孩子们则被大人们紧紧护在身旁,眼中满是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与好奇。而在这片宁静与紧张交织的土地上,义和团的勇士们正以一种不屈的姿态,默默守护着这片世代相传的家园。
李铁柱,这位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的义和团首领,站在队伍的最前端,他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坚毅。他身穿一件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腰间束着一条简陋的腰带,手中紧握着一柄虽不锋利却充满力量的长矛。他的眼神深邃而坚定,仿佛能穿透晨雾,直视敌人的心脏。
“兄弟们,今日一战,非生即死!我们身后,是咱们的爹娘妻儿,是咱们世代耕耘的土地!为了家园,为了亲人,我们绝不能退缩!”李铁柱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穿透了每一个战士的心房,激起了他们心中的热血与斗志。
随着一声响亮的号角,义和团的勇士们如同潮水般涌向俄军所在的山脚。他们的武器虽然简陋,但每一声呐喊、每一次冲锋,都透露出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敌人的仇恨。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俄军的装备远胜于他们,炮火轰鸣,子弹如雨,瞬间将战场变成了人间炼狱。
李铁柱挥舞着长矛,冲在最前面,他的身影在硝烟中忽隐忽现,每一次挥击都伴随着敌人的倒下。但即便如此,面对俄军强大的火力,义和团的勇士们还是逐渐陷入了劣势。鲜血染红了大地,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焦土的气息。
“撤退!快撤退!”李铁柱的眼中闪过一抹决绝,他深知继续战斗下去只会让更多的兄弟白白牺牲。他高声呼喊,声音中充满了无奈与痛苦。在他的带领下,剩余的勇士们迅速集结起来,向着后方撤退。
7月27日,进攻俄军败退途中于盖平迷镇山(今大石桥市)与义和团相遇,双方激战后义和团不敌撤走。
撤退的路上并不平静,俄军的追兵如影随形,子弹在耳边呼啸而过。但义和团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