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军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王贲皱着眉头说道:“末将今日在阵前冲锋,也深感赵军在李牧的指挥下变得异常顽强。我军虽勇猛,但他们的防守密不透风,尤其是那车阵,给我军骑兵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另一位将军接着说道:“是啊,李牧调兵遣将如臂使指,而且他对我军的战术似乎也颇为了解,总能提前做出应对之策,我军的投石车战术也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而在赵军的营地中,李牧同样在与诸将商讨战事。
李牧手抚着胡须,缓缓说道:“今日与嬴恪对阵,我才知晓自己以往是大错特错了。以前听闻嬴恪之名,只当他是凭借宗室身份在蒙骜将军那里抢夺功劳,如今看来,他的军事指挥才能与蒙骜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嬴恪此人指挥灵活多变,完全不拘泥于常规兵法,常常出其不意,让我军防不胜防,当真是应了‘兵者诡道也’这句话。秦国能有这样的将领,实乃赵国之劲敌。”
赵军将领们听了李牧的话,也都面露凝重之色。一位将领忧心忡忡地说:“那依将军之见,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应对?秦军来势汹汹,如今又有嬴恪这样的对手,这仗怕是越来越难打了。”
李牧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说道:“无妨,秦军虽强,但我赵军也并非没有胜算。我们需加强防守,同时寻找秦军的破绽,再伺机而动。只要我们坚守阵地,不被秦军的气势所吓到,定能与之一战。”
双方将领在各自的营地中谋划着下一步的战略,而这场秦赵之间的生死较量,依旧在这弥漫着血腥与硝烟的战场上持续着,未来的走向充满了变数与未知,只看谁能在这残酷的战争中凭借着智慧、勇气与坚韧,最终觅得那一丝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