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杨宪府上。
一名仆人弓着腰,小心翼翼的伺候着,换来的却是一声破天怒吼。
“滚出去!”
“别在本官面前找骂!”
只见杨宪脸色铁青,挥起袖子,‘啪’的一声,将崭新的茶杯打碎。
本月以来,已经是第二十八个了
负责送茶的人,觉得很是委屈,却也不敢与之争辩,只得连声诺诺地退了出去。
“把门关上!”
在杨宪又一声呵斥中,那名仆人赶忙加快脚步,同时心里暗骂——
“哼!外边混的不如意,就会拿我们下人撒火!”
“耗子扛枪窝里横,算什么本事?”
“啊呸!”
此时,虽已是十月中旬,但午后的天气仍然透着闷热,令人心烦意乱。
更何况,最近杨宪的心情很不好,见谁都想发火。
他原以为,等那个碍眼的老家伙滚蛋了,自己就能如愿以偿的坐上那个位置,人前显贵,享受同等殊荣。
事实上,由于职位空缺,他也的确成为了中书省左丞相,总领百官,上令下达,负责处理朝中日常事务。
除了朱元璋外,在这京城里,乃至大明一十三省,他是名副其实的一把手。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且不说,同时上位的,还有个右丞相胡惟庸,整天和他对着干,唇枪舌剑,针锋相对。
暗中纠结了一帮亲信,引为朋党,到处搜集他杨宪过往的黑历史,各种添油加醋,在朝堂上公之于众。
恨不得将他八岁尿炕的事都抖搂出来,一点面子不留。
这些半真半假的奏疏,搞得杨宪极为被动。
碍于读书人的脸面,又不能卷起袖子,当场打一架,只能咬着牙往肚里咽。
而且,处理日常政务时,胡惟庸一伙人也很不配合。
总摆出一副唉声叹气,无能为力的死德行,反正能拖就拖,能不办就不办。
这一桩桩一件件,憋的杨宪岂止是难受?
那是相当难受!
而胡惟庸的目的,他早已看的明白。
无非是想扳倒他这位新宰相,趁机夺权上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