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上古时期,神农氏遍尝百草,为世人寻药诊病,被后世歌颂功德,享受庙宇香火。
而你送来的土豆,将来会让百姓不为吃饭发愁,辅保大明社稷康宁,长治久安
凭此一功,即使比肩神农氏,也不遑多让!
道理很简单!
人不会每天生病,但只要活着,就要考虑吃饭问题。
少一顿都不行!
良久,朱元璋收回思绪,开始考校起儿子来。
“标儿,如今可以确信,土豆的到来,能让大明的百姓免于挨饿,乃大功一件!”
“你说,咱赏赐点什么才好?”
毕竟,人家不愿意做官,而当初开国时,就给了个公爵,已经到了顶点。
再往上升,就要裂土封王了!
别人不好说,反正他朱元璋没那么大方。
藩王的位置,都是留给自家儿子的。
此时,朱标仿佛看出了他的想法,立马给出了主意。
“父皇,韩国公是开国元老,有功不赏,世人难免会说我朱家薄情寡恩,有失公允。”
“但他已经辞去了中书省丞相,您就算给他封官,多半也是不会回来的。”
“听说,离京之前,父皇与他定下婚约,一年之后,将妹妹临安公主嫁给他的长子李祺。”
“依我看,不如来个好事成双,您借着机会,给他的二儿子封个官得了”
“既能示以恩宠,还个人情,又能增强两边的联系,不至于随着时间慢慢疏远。”
朱元璋听罢,立马笑逐颜开,连连点头。
“好,就这么办!”
“不过,还要派人到暗中观察,留意动向。”
“等下一批土豆种出,咱要亲自到场,分享这份喜悦!”
“到时候,不仅你要去,最好再带上你母后和朝中的文武百官!”
朱标欣然应允
另一边。
李善长算了算时间,都过了这么久,土豆已经送到京城了。
估计朱元璋见了,怕不是要激动死,心里早对他千恩万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