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张的说,发改局就相当于一个县里的财神爷,但凡涉及社会经济发展和百姓民生的方方面面,它都能够参与一手。
在上头。
素有“小国务院”、“小政府”的称呼。
可见其地位和影响力。
可……
在下面。
也就是基层这些地方。
一个发改局,是被寄予厚望的“麻烦地儿”,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到这里来,也没什么机会到这里来。
为何这么说?
你想想看。
任何地区,除了治安、稳定之外,还有一个是什么?
繁荣。
经济。
但凡涉及经济方面的事项,可以说没有发改局管不到的地方。
因此。
但凡大会小会、调研考察。
县政府的高层,一般都会要求县发改局的人必须到位。
而局长,则必须到场。
做什么?
主要就是听取县政府对接下来的规划。
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能力几乎被放大到极限,一旦稍有不慎,就容易摔跟头、背锅,再不然,更替极为迅速,不行就要换人。
实在是因为,涉及的工作面广。
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责任、压力,都非常大。
忙是必然的。
再就是,要应对的突发性事情特别多,且多数比较急。
因此,发改局的人,就会经常打乱战,越忙越乱,越乱越忙。
从人事角度上说,发改局是典型的人少事多的部门。
一个局可能就是五六个、七八个行政编,除了一个局长,两三个副局长外,手下几乎没有几个兵可用,要那么多兵,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