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5/5)页
,往下流。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悄悄扭头,用袖子沾了沾,额上才干净些。 时已中秋,杨士奇一身素布衣衫全被汗水浸透,贴在身上。因进皇宫,才未穿囚服。
    他的心情紧张极了,既为皇太子、为东宫辅臣,也为自己捏了一把汗。纵然是抱死而至, 但凡有生的希望又何必赴死?他的每一句话都斟酌过无数遍,生怕哪一句不当,满盘皆输! 若高炽失位,东宫辅臣又有何面目再立于朝堂?皇上不处置,自己也要找个地缝钻了;眼 下,太子还是个储君,皇上大权独揽,太子监国,谈不上治国理政,至多就是个见习。多 年来,太子宽人厚德,辅臣与太子君臣间相处融洽,观太子所为,足以成守成之君。
    翻回来说汉王,除了战阵上的本事,还有哪一点能让人恭维?为争太子之位,用了多少手段,死了多少人,南京城的事,哪一桩、哪一件不和他扯上干系,想取代太子之位也不是这个取法呀!
    这些话能直捅给皇上吗,皇上又能听得进吗?他借揩血之机飞快地转着心思,想着怎样说出该说的话。东宫辅臣下狱,下一步太子就危了,就是辅臣被抓,太子还不是每日如坐针毡?他思虑已熟,下定决心,低着头,一字一板:“皇上,请赦臣不恭之罪,臣有密情禀奏,请容臣把话说完,随皇上处置。”
    “说。” 杨士奇的光明磊落和经世之才是人所共知的。他幼年丧父,随母改嫁罗氏,八、九岁的时候,稍明事理,实在受不了罗家的冷眼,辞别母亲返回本宗。虽孤苦无依,贫困交加, 仍借书、读书不辍,未及弱冠,已是乡里出了名的小秀才。十四五岁时,一颗成熟的心驱 使他游走于湖、湘间授徒自给,人争以送子弟入学为荣,人长了学问,名气也大了。
    建文年间修《太祖实录》,被荐入翰林院任编纂官。吏部奉旨考核史馆儒士,看了士奇的策论,大为惊讶,认定他是个经邦济世之才,遂奏为第一,升为七品官员。永乐即位, 改为编修,和解缙、杨荣等一起入阁,参与机枢,再任太子府的谕德。
第(5/5)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超神抽奖师,全民都是我的打工仔二婚嫁豪门被宠疯,前夫和儿子眼睛哭瞎穆黎传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神话版三国之邪神降临遭遇兄弟背刺?我直接去偷家穿越大明,从救治朱雄英开始诸天皇帝聊天群开局一座核心舱DNF:我的仓库能无限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