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观天象,查地坤,佐以打卦验证,所以,从在燕邸见到燕王父子的第一天起,他就认定了燕王的天子之象;世子高炽,未来的太平天子之象。甚至,不用借助推断生辰八字,因为那征象太强大、太明显,简直就是明以示人。所以,永乐二年,他联合堂官蹇义、 内阁解缙等人说动皇上立高炽为太子。
正如他所料,十年来,太子两度监国,普施仁政,礼敬皇帝,善待百般刁难的手足, 深孚军民所望。庶政之要,已无可挑剔,可皇上?是高炽的命中必有此劫吗?恍惚间,孟子的话在金忠耳边响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是啊!或许上天还在“苦其心志,益其所不能”。于是,他的脑海里已经显现了隆冬之后、春天里万木新枝的勃勃生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或许,过了这一劫,太子的大难就要过去!
前半夜,金忠辗转反侧,不能入睡;后半夜,当他满眼是木欣欣以向荣的春景时,不由自主地进入了梦乡。
“臣兵部尚书、詹事府詹事金忠叩见皇上。”他故意把自己的职务报全,以期引起皇上对他这个太子辅臣官衔的关注。自南京出发,由运河一路北上,十分便捷,只十几天就到达北京。十几天里,金忠的心思一刻也没有停歇,他既憧憬着不远的春天,也一直思虑着如何帮太子度过严酷的寒冬。
秋末冬初,天气骤冷,大地万物仿佛在一日间萧条了,一片肃杀之气。寒风习习,金忠独立船头,一夜间的苍老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