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奶奶的,这两个家伙,还真够狡猾的啊,早不动手,晚不动手,偏偏在这个时候动手。”
三日前,郭洺已亲率主力,杀到了江州路德安县,顺利说服当地守军投降,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这座县城。
本准备继续向南进攻南康路,配合西边进攻龙兴路的常遇春,将陈友谅给围堵在南昌城里,来一个关门打狗。
不料北边却发生了这样的变故。
“眼下陈友谅尚未剿灭,江北却突然告急,咱们应该如何是好?各位将军,大家有什么建议,不妨畅所欲言。”
德安城内,郭家军军营。
郭洺思来想去,一时拿不定主意,只好将所有将领集中起来,打算听听大伙的意见。
冯国胜沉默了一会儿,率先站起来道:
“上位,朱重八此人不可小觑,听说对方先前通过偷学咱们制造火器的办法,如今麾下已经养出了一支数千人规模的火器营,末将担心江北的汤和、花云两位元帅,届时会抵挡不住对方。”
老实说,冯国胜的担心不无道理。
郭家军虽然火器数量比朱元璋多得多,但郭洺出于自己的私心考虑,基本上只给自己的亲兵镇装备,从不分发给麾下的其他将领——毕竟只有这样,他才能保证自己可用的武力始终能压过众将一头,防止有人造反。
可是这样做,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比如眼下:留守江北的汤和与花云等人,手里几乎没有什么火器,而向他们发起进攻的朱元璋却造出了不少火枪和大炮。
“国胜说得有道理,看来我军确实不能在这里过多耽搁,应该尽快北上。”听了冯国胜的话,郭洺摸了摸下巴,点头道。
眼看郭洺决意北返,军营众将之中,忽然有人站出来反对:
“国公,末将认为冯总兵的话说得不对,眼下陈友谅就在眼前,我等怎能给他喘息之机,无论如何都应该先消灭了对方再说。再者,咱们现在离江北路途遥远,就算率兵赶过去,恐怕也无济于事。”
郭洺闻言,抬眼看去,说话的是原天完国将领赵普胜,绰号“双刀赵”。此人武艺出众、作战勇猛,在天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