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若是你这办法不管用,那咱这话可就不作数,这是你说过的,等价交换。”
老朱从朱雄英那里学来了几个词汇,便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了上去。
得到了朱元璋的保证之后,朱雄英这才悠悠地说道:“爷爷,咱的这个法子,叫做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
朱元璋脸上露出了疑惑,他可从来没有听过这方法,即便是在前朝元朝还在的时候,他也压根就没听过。
没听过就对了。
这一条鞭法,是一百多年后的张居正想出来的,你老朱当然没有听过了!
“没错,就叫一条鞭法。”
朱雄英昂起头看向了龙椅上的朱元璋,收起了脸上的笑容:“历朝历代,对于税收都十分重视,但是他们的税收方法,却有很大的问题!”
朱雄英的话,倒是引起了老朱的兴趣。
如果说历朝历代的税收,都有问题的话,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寻求改变呢
要知道,前朝灭亡,可不单纯是税收的问题。
“你倒是说说,历朝历代的税收制度有何问题”
朱元璋也不含糊,直言道:“若是你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那你的一千万两可就没了,咱可不是那么好忽悠的!”
被忽悠了几次之后,老朱也学聪明了,不能总是你来威胁咱,咱也得还以颜色。
朱雄英似乎是势在必得,一脸淡定地说道:“自古以来,百姓种地交上来的税收,都是实物。”
“种一亩地,便收两成的赋税,种小麦便交小麦,种稻谷便交稻谷。”
“全天下的农户都是这么交税的话,就会极大地浪费大明的人力物力,简而言之,就是浪费资源!”
朱元璋陷入了沉思之中,这一点他不是没有想过。
大明建国这十几年来,每到秋收交税之际,从金陵城到边远小村的官吏,全都忙碌了起来,每家每户上门收税。
这其中还要包括许多步骤,比如核查每户人家到底有多少亩地,这些地都种了一些什么作物。
今年收了多少粮食,再计算其中的两成。
等到这一切工作都做完了之后,再让地方官吏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