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4)页
来我往,互不相让,这一仗一打便是将近两年之久。
    就在战局胶着之际,形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原本驻守江夏的徐庶接到军令,为了节省军粮消耗,不得不撤军返回江陵。此消彼长之下,孙权权衡利弊后,果断下令诸葛瑾率领大军班师回朝。
    可司马懿并不甘心就此放弃进攻合肥的大好时机。
    于是,他接二连三地给孙权修书陈情,恳请准许自己继续领兵作战。
    怎奈此时的诸葛瑾由于长期征战劳累过度,身体已初现不适症状,实在无法再承受日夜操劳、统兵打仗之苦。
    而且,孙权对于司马懿始终心存疑虑,终究还是不放心将手中的兵权完全交予此人。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孙权最终下达了全军撤回江东的命令。
    当司马懿获悉这个消息时,不禁仰天长啸,悲叹不已。
    他深知经此一役,东吴想要再次踏入中原这片广袤大地、逐鹿天下的希望已然变得渺茫无比!
    话说那魏无罢兵休战之后,这天下局势看似稍有缓和,但实则暗潮涌动。
    就在这短短一年之内,两国竟相继发生了诸多影响深远之事。
    且先看那东吴之地,大将军诸葛瑾之子诸葛恪,以其过人之才智和果敢之决断,做出了一桩令人瞩目的大事。
    当时,诸葛恪领命前往丹阳。
    到任之后,他便马不停蹄地向其四部属城长官发出正式公文,严令他们务必各司其职,严密防守各自辖区的疆界,并全力整顿所部军队。
    对于那些已然归顺的山越平民,诸葛恪则下令让他们集中设屯聚居,以便于管理和控制。
    紧接着,诸葛恪有条不紊地调度各路将领,率领士卒占据地势险要之处,牢牢守住战略要冲。
    然而,他却并未急于主动出击与山越交战,而是采取了以逸待劳的策略,只是专心致志地修缮防御工事,巩固防线。
    时光荏苒,转眼间便到了稻米即将成熟之际。
    此时的诸葛恪展现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智慧,果断下达指令,派遣士兵迅速收割稻田中的稻谷,不仅将所有成熟的稻米尽收囊中,更是做到了颗粒不留,不给山越一丝一毫获取粮食的机会。
    如此一来,原本就因缺粮而处
第(2/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长生仙路逼我做平妻?我单开女户后富甲天下60年代:我有一块地凤归小仙医都市游大反派也有春天2再嫁春鸢重生七零:改嫁后我一步登天了官道之绝对权力厄运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