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康熙怎么避讳,此刻他确实也因为“佛子”这个身份产生了不安,会吗?这会是保成一直不愿意登基的原因吗?那为什么幕布里他又愿意了呢?
【自康熙三十年后,哲布尊丹巴活佛系统的传承需受到清朝皇帝的册封才具有效力。
胤礽登基后不久,新一任哲布尊丹巴来京。
乾清宫内,哲布尊丹巴单独拜见了胤礽。
“陛下,贫僧曾从先师那里听过您的名头,当时贫僧不明白,为什么先师称您为大清的佛子,”说着,他环顾这雕梁画栋、气势恢宏的宫殿,又把目光落回胤礽身上:“直至今日,亲眼瞧见陛下将自身气运与大清国运牢牢相系,贫僧才彻底明白了先师的意思。”
他微微低头,满是自愧,“相较之下,老衲只专注于经堂庙宇、一方信众,实在是狭隘了,陛下此举,是以天下为棋局,为苍生谋太平,以己身度众生,无愧于大清佛子之名。”
胤礽静静听完,却轻轻摇头:“活佛谬赞了,朕并非什么佛子。朕所作所为,全然是为了私心……”】
“他是什么意思?”
胤禔像是没听懂似的反问,“什么叫把自身气运和国运相连?以己身度众生?保成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康熙凝视着幕布上的胤礽,看着他云淡风轻的解释,比起他做了什么,他更恐慌为什么,更恐慌保成口中的“私心”是什么。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到了熙泰四年正月初一。
胤礽站在首位,举行祭拜活动。
当活动来到尾声,胤礽把酒洒于祭台四周时,突然一阵金光闪过,众人惊呼,所有人都看见一个透明金色的罩子笼罩住了天地,一道不知哪里来的黑影照在罩子上,发出“滋啦”的烧灼声,很快消失不见。】
“熙泰四年……就是康熙四十七年。”
胤禛艰难的说出了这个结论,胤祉皱眉,看着幕布上的“神迹”,忍不住呢喃:“怎么会这么巧呢?”
对啊,怎么会这么巧呢?
在第一个推断里,康熙于四十七年正月初一的祭堂子仪式上感觉不安,然后被“妖魔”替代。等到胤礽登基,同样的日子,同样的仪式,却出现了一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