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顺利完成了首航。更重要的是,这款大货轮作为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象征,引起了中央级别的宣传部门的高度关注。他们集中力量对中船工业和阎修文本人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和报道,让这位本来从不显山露水的国企干部一举成名。
    当他得知自家公司的技术成果已经传到了像石梁这样偏僻地市的干部耳中时,阎修文更加坚信中船工业已经凭借着这款产品,成功地进入了国民的视野。这对于公司的未来发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见这位领导的表情似有意动,陈东莱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国家对于先进技术的学习步伐也会越来越快。当我们逐渐消化并掌握了那些发达国家所谓的‘落后技术’之后,我们迟早会与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到那个时候,独立自主地进行技术开发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陈东莱心里很清楚,在这个对发达国家充满向往和崇拜的九十年代,很多人包括一些体制内的干部,都普遍存在着一种“洋货质量更高”的心理。这种观念导致了“造不如买”的想法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国内科技开发的进程。
    他知道自己的斤两,历史大势他当然无力阻止,但如果能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在某些细分工业领域上推动国家的技术现代化,那自己也不枉来这个时代走一遭。
    “年龄小,但是胆子可真不小!合作方案都没定下来,就敢在人家阎总面前畅谈科技大势了!”
    鱼泉宾馆的正门口,亲自将阎修文一行人送入房间的江自流站在电梯里,毫不留情地训斥了自己的秘书。
    说实话,他出身理工科,又曾经在镇南省的工矿企业工作过,对陈东莱这套将技术自主与国家安全绑定的理论,也是深以为然。
    但这并不影响他对陈东莱的批评:即便你的理论再出色,也不能在不该说的场合主动提起。至少要等到市政府与中船工业签订投资备忘录之后,才能讨论这些话题。
    况且剥开陈东莱这套理论的华丽外表,其内部似乎还藏着一个隐含建议:即中船工业主动接盘柴机厂的烂摊子,避免柴机厂现有的生产技术和技术人才因企业破产而倒闭。
    “柴机厂的摊子不该我们来管。它是破产也好,倒闭也罢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非洲创业实录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重生八零,我一皮包公司竟成了科技巨头都市影视:首选江莱蝉动冰冻三尺,楚总,太太催你去离婚抗战之关山重重重生1991:开局迎娶绝美班长玄幻:我之体质,快给我去浪纵横三界之鬼门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