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位文官模样的大臣从队列中走出,正是翰林院大学士刘三吾,他清了清嗓子,说道:“殿下,自古以来,以德服人者王,以力服人者霸。我大明当以仁德为怀,行王道之举。若能以怀柔之策对待倭国,施以教化,使其心悦诚服,归附我朝,如此方为长治久安之道。动辄动武,虽能一时得逞,但非长久之计,还望殿下三思。”
兵部侍郎陈亮站出来反驳道:“诸位大人所言虽有道理,但如今之世,弱肉强食,若不展示我大明之武力,如何能让他国敬畏?倭国向来对我大明心怀不轨,此次若不加以惩戒,日后必成大患。”
礼部尚书连忙回应:“兵部侍郎此言差矣。惩戒并非只有动武一途。我朝可通过经济制裁、文化交流等手段,使其认识到与我大明交好之利。如此既能维护我朝威严,又能避免刀兵之祸,实乃两全之策。”
吏部尚书也附和道:“殿下,如今朝堂之上,人心思定。百姓渴望太平,官员亦希望能有安稳之环境治理地方。若因倭国之事再起争端,恐扰乱朝堂秩序,影响国家稳定。还望陛下以大局为重,慎重考虑。”
朱雄英静静地听着众臣的争论,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心中暗自思忖。
朱雄英淡淡的说,“唉,九州岛缺一个总督,这可是第一任总督,看来根据各位大臣的话语,我们不应该要九州岛。”
众大臣先是一愣,随即沉默无言。片刻之后,他们似乎反应过来,一个个眼珠子都红了。
礼部尚书赵懋瞪大了眼睛,向前急走两步,说道:“殿下,这……这万万不可啊!九州岛战略位置重要,如今好不容易即将纳入我大明版图,怎能轻言放弃?老臣方才所言,只是担忧战争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非要舍弃这大好成果啊!”
户部尚书詹徽也神色急切,拱手说道:“殿下,九州岛已然在望,怎能半途而废。方才臣等只是从长计议,希望陛下能权衡利弊,并非反对占据九州岛。这可是我大明开疆拓土的难得机遇,若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