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出发与选址
夜莺深吸一口气,然后启动无人机。无人机缓缓从飞船的发射口飞出,朝着晶簇结构飞去。一路上,夜莺全神贯注地操控着无人机,躲避着那些时不时冒出来的奇怪生物。
到达晶簇附近后,夜莺根据轩辕提供的地形图和无人机自带的地形探测功能,开始筛选最佳的监测站建设地点。最终,她选择了一处距离晶簇约五十米,地势稍高且相对开阔的地方。这个位置既能较好地获取晶簇以及周围生物的数据,又便于之后苏菲前来设置能量护盾。
3 搭建框架
夜莺首先操控无人机放下四个合金支架,支架通过底部的自动固定装置,深深嵌入地面。接着,无人机将主板小心地放置在支架搭建好的平台上,然后用特殊的锁扣将主板固定住。
在固定好主板后,夜莺开始连接各个传感器和信号发射装置。她使用一种细小但坚韧的光纤线,将温度传感器、能量波动探测器、生物活动监测仪等设备逐个连接到主板上。这些传感器就像一个个小触角,能够敏锐地感知周围的环境信息。
随着夜莺不断操作,监测站的框架逐渐成型。框架大致呈一个正六边形,中间放置着主板,四周连接着各种传感器,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金属的光泽。
二、设置能量护盾
1 设备准备与调整
苏菲在飞船的实验室里,对能量护盾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这个设备主要由能量发生器、护盾频率调节器和护盾投射装置组成。
她首先检查了能量发生器中的能源储备。能量发生器内部有一个小型的能量核心,这个核心是专门为护盾设备研发的,能够储存大量的能源。苏菲确保能量核心的能量已经充满,并且各个能量传输管道没有任何堵塞或者泄漏的情况。
接着,苏菲开始调整护盾频率调节器。她根据之前在飞船上模拟的这个星球特殊环境的数据,小心地调整着护盾的频率。她尝试了多个频率值,通过旁边的虚拟模拟设备,观察不同频率下护盾在应对那些奇怪生物攻击时的模拟效果。最终,她找到了一个相对理想的频率值,这个频率值既能抵御那些生物的攻击,又能将能源消耗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
2 前往监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