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整个小组开始投入到新型探测器的研发工作中。他们在实验室里日夜奋战,各种零件和工具散落在实验台上。
林雨负责探测器的核心能量系统研发,他对着一堆复杂的线路和能源核心喃喃自语:“这个能量系统必须能够持续稳定地供应能量,还要能够在紧急时刻进行超频运作。”他拿起一个小型的能量转换器,仔细地调整着上面的参数。
轩辕和李牧则专注于探测器的外壳和防御系统设计。轩辕拿着一块新型的合金材料,对李牧说:“这种合金的硬度和韧性都非常适合作为探测器的外壳,我们再加上一层能量吸收涂层,就可以增强它的防御能力了。”李牧在一旁进行着计算机模拟测试,他看着屏幕上的数据说道:“根据模拟结果,这样的设计可以抵御比上次能量脉冲强度高出50的攻击。”
而艾娃和夜莺则和信息科技团队合作,优化探测器的信号传输和智能控制系统。艾娃在电脑前编写着复杂的代码,她对夜莺说:“这个智能控制系统要能够快速分析不同的威胁,并做出最优的应对决策。”夜莺则在一旁检查着信号传输的加密算法,她回答道:“我们的加密算法已经进行了升级,现在的信号传输将更加安全和隐蔽。”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研发,新型探测器终于研制成功。这台探测器比之前的体积更小,但功能却更加强大。它的外观呈现出一种流线型,外壳闪烁着金属的光泽,内部则集成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轩辕小组决定再次挑战那个充满神秘能量中枢的星球。探测器升空,朝着目标星球飞去。
这一次,探测器顺利地穿过了大气层,那些黑色的生物再次出现,但探测器依据新的智能控制系统,释放出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的伪装信号,黑色生物并没有察觉到探测器的存在。
探测器继续朝着能量中枢前进,它灵巧地避开了各种危险的能量流和复杂的地形。
当它接近能量中枢时,它并没有急于深入探测,而是先在周围释放出一些微型的探测子机。这些子机像是一群小小的精灵,迅速地围绕着能量中枢进行全方位的探测,并将收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回主探测器。
然而,当探测器开始对能量中枢内部进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