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不仅薛甲秀懂了,塾堂里别的孩子也大多理解了其中的意思,虽然他们不知道周斌先是谁,但大约也能从薛甲秀的话中理解其中的意思。
可就在这时,周三近的声音响起:“那请教夫子,夫子能不能也讲讲举一反三!”
“一桌四角,讲了一个角,其余三个角都能理解,这就是举一反三。”陈凡并没有因为对方的刻意刁难而不悦,正好,他还有个故事。
“举一反三其实是圣人在说一个人的领悟能力。”
“我有个故事。以前有个朝中致仕重臣之子上京赶考,结果他把家中给他的五百两路费全都花在了嗯……那种地方。”
孩子们一头雾水。
周三近也听不懂陈凡在说什么。
“最后他还被人赶了出来,落得一身病,骨瘦如柴。”
孩子们依然一头雾水。
倒是周三近似乎听懂了。
“回家后,老太爷知道了此事,气得要执行家法,但一检阅他的行李发现里面有他写的两句诗。”
周三近闻言好奇道:“什么诗?”
陈凡拿起手中朱笔在纸上写了起来,随即展布给所有人看。
周三近好奇上前读到:“近来一病轻如燕,扶上雕鞍马不知。”
陈凡笑道:“他家老太爷看到这两句诗后心情大好,只对那公子薄惩了事,那公子逃了一顿板子。”
“故事有些不伦不类,但夫子要说的是,读书举一反三是很有用的,如果不能举一反三,那充其量读到最后就是个书呆子。”
“故而我认为,读书要学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了解前代的事情,和现在事情原则差不多,差别的只有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现象不同而已。”
“所以多读史就能举一反三,就可以前知过去,后知将来。”
“否则,白读死书,【则不复也】。学识又有什么意义呢?”
陈凡结合两世的人生感悟代入到这个问题中,这让包括周三近在内的所有人都沉默了。